字好书
南龙兴寺残雪

《南龙兴寺残雪》

时间: 2025-04-27 23:59:12

诗句

南龙兴寺春晴后,缓步徐吟绕四廊。

老趁风花应不称,

闲寻松雪正相当。

吏人引从多乘舆,宾客逢迎少下堂。

不拟人间更求事,些些疏懒亦何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9:12

原文展示

南龙兴寺春晴后,
缓步徐吟绕四廊。
老趁风花应不称,
闲寻松雪正相当。
吏人引从多乘舆,
宾客逢迎少下堂。
不拟人间更求事,
些些疏懒亦何妨。

白话文翻译

在南龙兴寺,春日晴朗之后,我缓步吟唱,绕着四周的走廊。年老的我,虽然跟着风花,但却不再称心如意;现在我悠闲地在松树和残雪中寻觅,正好契合我的心情。官吏们引导着许多乘坐轿子的客人,而前来拜访的宾客却很少走下大厅。我并不想再在人世间追求什么,稍微的懒散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 南龙兴寺:位于中国,因其景色优美而闻名。
  • 春晴:春天晴朗的天气,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缓步徐吟:慢慢地走,轻声吟唱,表现一种悠闲的心态。
  • 老趁风花应不称:年纪越来越大,跟随风花却感觉不再称心。
  • 闲寻松雪:悠闲地寻找松树和残雪,象征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 吏人引从:官吏引导随行的人,反映社会的繁华和官场的热闹。
  • 宾客逢迎:客人来拜访的场景,表示社交的繁忙。
  • 不拟人间更求事:不想再在人间追求其他事情,表达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 些些疏懒亦何妨:一些懒散又有什么关系,表现出对生活的随意和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主要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

创作背景

《南龙兴寺残雪》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寺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此诗写于春晴后的南龙兴寺,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南龙兴寺残雪》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其中透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对南龙兴寺的描写,描绘出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寺庙中徘徊吟唱,体现出一种对自然与自我的沉思。

“老趁风花应不称”一句,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外界的感受逐渐变得淡漠,愈加向往内心的安宁。而“闲寻松雪正相当”则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松与雪的意象象征着一种清冷而又纯粹的美,正符合诗人此刻的心境。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人情的冷淡,诗人通过对比,反映出自己对世俗的淡泊态度。他不愿追求名利,宁愿享受这种“些些疏懒”的闲适生活,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的渴求,令人感受到一种哲理的思考与人生态度的沉淀,极具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龙兴寺春晴后:诗人描绘了一个春日晴朗的南龙兴寺,设定了轻松愉悦的场景。
  • 缓步徐吟绕四廊:表现出诗人悠闲的步伐和吟唱的姿态,传达出他对环境的细腻感受。
  • 老趁风花应不称:年老的诗人感到心境与外界的美丽不再契合,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闲寻松雪正相当:诗人寻求松树与残雪的意象,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结合。
  • 吏人引从多乘舆:描述了官吏的繁忙与热闹,反映社会的浮华与繁杂。
  • 宾客逢迎少下堂:宾客虽然众多,却少有人深入交流,表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 不拟人间更求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无兴趣,渴望回归内心的宁静。
  • 些些疏懒亦何妨: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强调即使懒散也无妨,展现出洒脱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雪比作宁静的心境,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技巧,使得整首诗更为和谐流畅。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龙兴寺: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宁静与清幽。
  • 春晴:代表着温暖与希望。
  • 松雪:松树象征坚韧,雪象征纯洁,二者结合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龙兴寺残雪》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松雪”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宁静
    • C. 忙碌
    • D. 争斗
  3.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热衷追求
    • B. 淡泊宁静
    • C. 高调张扬
    • D. 迷茫无措

答案

  1. B. 白居易
  2. B. 宁静
  3. B. 淡泊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南龙兴寺残雪》相比,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并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意境的营造,而白居易则更直白地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乐府杂曲 其六 苞蘖 方城 其八 方城 其七 奉平淮夷雅表 其九 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答问附歌 送贾山人南游歌 闻黄鹂 巽公院五咏 苦竹桥 种朮 别舍弟宗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畸轻畸重 乡豪 层掖 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枕戈待命 口字旁的字 涕泗交流 十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抛石 界结尾的成语 喜见于色 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啰的词语有哪些 满不在乎 玩日愒岁 采字头的字 瞽言刍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