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绝句

《绝句》

时间: 2025-07-31 08:46:26

诗句

万理具涵方寸内,只从此处作经纶。

要知希圣无他法,去尽私心德自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46:26

原文展示:

万理具涵方寸内,只从此处作经纶。
要知希圣无他法,去尽私心德自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万千道理都蕴含在一个小小的心灵之中,只要从这里开始进行治理和安排。要想知道圣贤们的智慧没有其他的法门,只有去除私心,让自己的品德变得纯洁。

注释:

  • 万理:指的是万千道理、真理。
  • 方寸内:指的是心灵、内心的空间。
  • 经纶:治理、安排,常用于指代治国理政。
  • 希圣:指代希求圣贤之人。
  • 无他法:没有其他的方法。
  • 去尽:去掉、消除。
  • 私心:个人的私利和欲望。
  • 德自纯:品德自然会变得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居仁,字仲明,号中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高远,擅长绝句,作品常蕴含哲理,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道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思想碰撞的时期。作者在诗中表达了理想的治国之道与个人的修身之路,反映了他对内心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绝句》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万理具涵方寸内”指出,所有的道理和智慧都可以在人的内心找到,这种思想与儒家强调的内心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接下来的“只从此处作经纶”进一步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治理国家、处理事务的根本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的“希圣”与“去尽私心”则反映了作者对圣贤理想的追求,认为只有去除了个人的私利和欲望,才能真正达到道德的纯粹。全诗以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鼓励读者关注内心的修养,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外在的世界。

从整体来看,胡居仁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在探讨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更是在强调一种理想的社会治理理念,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的哲理性与道德性,使得这首诗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理具涵方寸内:表示万千的道理都可以在一个人内心的空间中找到,强调内心的重要性。
  2. 只从此处作经纶:治理和安排的出发点在于此,暗示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治理息息相关。
  3. 要知希圣无他法:想要了解圣贤的智慧,没有其他的法门,强调内心修养的必要性。
  4. 去尽私心德自纯:去掉个人的私心,品德自会变得纯洁,阐明个人修养与道德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形成了美感。
  • 比喻:将心灵比作容器,形象地传达了道理与智慧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内心修养与外在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去除私心、追求纯德的道德理想,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寸:象征心灵的空间,内心的大小与智慧的深度相关。
  • 经纶:象征治理与安排,是对外部事物的掌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万理具涵方寸内”中的“万理”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情感
    B. 万千道理
    C. 外在的事物
    D. 过去的历史

  2. 诗中强调的去除什么才能使品德自纯? A. 贪欲
    B. 私心
    C. 忧虑
    D. 依赖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胡居仁的这首《绝句》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探讨,而《登鹳雀楼》则更侧重于外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壮阔的情怀。两首诗分别代表了内外兼修的不同风格,反映了中国古典诗词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丰富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任龙图留别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酬释法平 雨丝得秋字 上建王生辰 其二 木兰花慢 浣溪沙 童丱须知 娣姒篇 寄居庆汪中嘉尚书年登七秩会致语口号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扇惑人心 六论 国步艰难 刑于之化 風字旁的字 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矢无虚发 碎尸万段 怨天尤人 挛缀 相导 马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包含概的成语 猘猴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