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6:13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始别犹承笑语温,
昭晖相望几晨昏。
伻来骇德言传异,
泪哽悲怀饱不餐。
归拜文帷人已去,
痛瞻灵室像徒存。
反思博我谆谆意,
何日能酬知遇恩。
在初次告别时,仍能听到你温暖的笑语,
在晨昏交替间,仰望着你温暖的光辉。
然而如今,德行的传承却让人惊骇,
我悲哀的泪水满溢,心中无以抒发。
回到你的文帷前,已是人去楼空,
痛苦地凝视着空荡荡的灵室,仿佛只是虚存。
我反思你对我的深切教诲,
何日才能报答你对我的知遇之恩?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歌作品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是为挽怀已故的朋友周宣教宗沂而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教诲的感激之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的“始别犹承笑语温”表现了作者在初次告别时的愉悦与温暖,仿佛友人依然在身边,言语温和。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凄凉与悲伤,尤其是“泪哽悲怀饱不餐”,用泪水与饱满的悲伤来形象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饱不餐”不仅仅是身体的饥饿,更是心灵的空虚与失落。接下来,诗人回到友人的文帷,感受到人已去的孤寂,灵堂空荡,仿佛一切都只剩下回忆。
最后,诗人反思友人给予自己的教诲,表现出深深的感激与无奈,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渴望与回报的无能。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将离别的悲痛与对友人的敬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感激,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在感慨离别之际,诗人更是对友人教诲的深思,为友情的真谛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中友情与道德的重视,展现了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文帷”指的是什么?
A. 书房
B. 庭院
C. 灵堂
“泪哽悲怀饱不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饥饿
B. 悲伤与失落
C. 欢喜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疏远
B. 深切怀念
C. 冷漠
答案: 1. A;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