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4:57
春色堂堂去,云容故故阴。
情连芳草远,愁共碧波深。
一雨能多久,鸣鸠只合瘖。
杖头方寂寞,那得濁醪斟。
春天的色彩在远方渐渐消逝,天空的云彩依旧显得阴沉。
我的情感与遥远的芳草相连,忧愁又与深邃的碧波相伴。
一场雨能持续多久呢?那鸣鸠的叫声只会让我更感到哀伤。
手杖在我身边显得格外寂寞,哪里能再斟上一杯浑浊的酒呢?
廖行之,宋代诗人,字子真,号隐庵。生于南宋时期,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中,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含蓄。
这首诗作于暮春时节,作者借春色的渐行渐远,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此时的春天,虽仍有生机,但却也隐含着即将结束的忧伤。
这首诗以春天的消逝为起点,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春色堂堂去”一句,展现出春天的色彩正在远去,给人以初春的希望与即将失去的惆怅感。接着“云容故故阴”,进一步渲染了气氛,云朵的阴沉与春色的消逝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伤。
“情连芳草远,愁共碧波深”,这里以“芳草”与“碧波”来象征离愁,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深邃忧愁的共鸣,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不甘与无奈。接下来的“一雨能多久”则传达了对时间的思考,雨水能持续多久,正如人生的苦乐无常。
最后两句“杖头方寂寞,那得濁醪斟”,以手杖的孤独和浑浊酒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失落感。他的孤独与愁苦在此达到高潮,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以及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叹与对孤独的思索。春天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悲哀与思考,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
诗中“春色堂堂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悲伤
C. 愤怒
D. 疲惫
“一雨能多久”中的“雨”象征什么?
A. 春天
B. 时间
C. 忧愁
D. 孤独
诗中提到的“杖头”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繁华
C. 寂寞
D. 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