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35
原文展示:
渺渺西江流水,翩翩北客征帆。清秋月影浸人寒。云净碧天澄淡。飘泊道途零落,疏慵鬓发髟監鬖。从来涉世戒三缄。只好随时饮啖。
白话文翻译:
西江的水流遥远而模糊,北方的旅客帆船轻盈地行驶。清秋的月光浸透了人的寒冷。云彩散去,碧蓝的天空清澈而淡雅。在漂泊的旅途中,人变得零落,懒散的鬓发也显得凌乱。一直以来,涉足世事都要谨慎,只能随遇而安地吃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登(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西江月》描绘了诗人在清秋月夜下的漂泊感受,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谨慎态度和对随遇而安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漂泊途中,面对清秋月夜的景色,感慨人生漂泊不定,同时表达了对世事的谨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以清秋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西江流水、北客征帆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漂泊感。诗中的“清秋月影浸人寒”一句,既表达了月夜的寒冷,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后文通过“飘泊道途零落”等词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无依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谨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情感和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漂泊中的孤独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谨慎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渺渺西江流水”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漂泊不定 B. 诗人的家乡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清秋月影浸人寒”中的“浸”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只好随时饮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进取 B. 随遇而安 C. 消极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