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锦带花

《锦带花》

时间: 2025-04-27 09:59:27

诗句

忍见柔枝缀彩英,愁围未解又清明。

茸茸叠萼萦春梦,袅袅长条击别情。

有样谩传居士制,无香徒滓海仙名。

文臣服色开时验,次第妖娆织不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9:27

原文展示:

锦带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忍见柔枝缀彩英,愁围未解又清明。
茸茸叠萼萦春梦,袅袅长条击别情。
有样谩传居士制,无香徒滓海仙名。
文臣服色开时验,次第妖娆织不成。


白话文翻译:

忍不住看到柔嫩的枝条上缀满了彩色的花朵,愁绪依然未解又逢清明时节。
那叠叠的花瓣如同春天的梦境缠绕,轻盈的长条花朵敲打着离别的情感。
这花样只不过是传说中道士所制,无香的花朵徒有海仙之名。
文人墨客在这时节纷纷衣着鲜艳,然而这妖娆的景致却织不成美好的画面。


注释:

  • 锦带花: 一种花名,花色鲜艳,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
  • 柔枝缀彩英: 柔软的枝条上缀满了色彩斑斓的花朵。
  • 愁围未解: 心中的愁苦依然未能解开。
  • 茸茸叠萼: 形容花瓣重叠,像是柔软的茸草。
  • 袅袅长条: 形容花枝轻盈柔美的姿态。
  • 有样谩传: 传说中似乎有这种样式的花。
  • 无香徒滓: 只是一种没有香气的花,只是表面华丽而无实质。
  • 文臣服色: 文士们的衣着色彩鲜艳。
  • 开时验: 在这个时节观察到的现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景初,号天籁,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锦带花》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锦带花》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古诗,充分展现了董嗣杲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验。诗的开头,以“忍见柔枝缀彩英”描绘出春天花开的生机与美丽,然而随之而来的“愁围未解”则表明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茸茸叠萼萦春梦”一句,既表现了花的娇美,也暗示着春天的梦境般的短暂与虚幻。接下来的“袅袅长条击别情”则将离别的情感与花的轻盈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丝凄美之感。诗人对于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两联则通过对文人墨客的描写,揭示了美丽表象下的空虚。花虽美丽,却无香气,表面华丽却缺乏实质,这种感叹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美的质疑与对真情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花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忍见柔枝缀彩英: 诗人克制内心的情感,看到美丽的花朵,却感到一丝不安。
  2. 愁围未解又清明: 清明时节是思念与离别的时刻,愁绪未解。
  3. 茸茸叠萼萦春梦: 花朵的重叠如同春天的梦境,轻柔而美好。
  4. 袅袅长条击别情: 轻盈的花枝敲打着离别的情感,充满惆怅。
  5. 有样谩传居士制: 这花的样式似乎是道士所制,但其实只是传说。
  6. 无香徒滓海仙名: 花虽美丽却无香气,徒有虚名而无实质。
  7. 文臣服色开时验: 文人们在这个时节穿着鲜艳的衣服。
  8. 次第妖娆织不成: 这样的妖娆景象,却无法织成美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花比作春梦,强调其短暂与虚幻。
  • 拟人: 将花的姿态描述得如人般轻盈。
  • 对仗: 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锦带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真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带花: 代表美好、春天的象征。
  • 柔枝: 象征柔软与美丽,映射内心的柔情。
  • 愁围: 代表忧愁的情感,暗示离别与思念。
  • 长条: 轻盈的花枝,象征着轻柔与流动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锦带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嗣杲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愁围未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安宁

  3. 诗人对锦带花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什么? a) 花的美丽
    b) 生活的苦闷
    c) 对春天的思考
    d) 对离别的感慨

答案:

  1. c) 董嗣杲
  2. b) 忧愁
  3. d) 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 该诗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哀。
  • 《月下独酌》: 李白通过酒与月的意象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与《锦带花》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腊日同舍郎即湖上送诸葛吏部赴胡北常平次汪 游临丞挽诗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二首 题归宗寺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 题牟节叟介寿堂和刘左史韵 三峡桥 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次韵李参政见遗生日 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量如江海 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河表里 当家立计 风云万变 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正经八百 气充志骄 艸字旁的字 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围脖 齊字旁的字 地北天南 单耳刀的字 山字旁的字 阴郭 包含隼的词语有哪些 嚬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