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0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09:52
官事如拔毛,小稀还复稠。
一鼠未易尽,況欲秃九牛。
唯应理签轴,偷暇寻孔周。
维南有颓构,畴昔宾射侯。
扶倾与丹雘,外好中实不。
弦歌废决拾,休王良有田。
书生本不武,谁言负薪忧。
古云不执弓,防患术已媮。
诗书主六艺,中有捍敌谋。
至胜不刃血,吾将执其柔。
当有中的士,为辨劣与优。
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与对文人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官事如拔毛,说明官场纷扰、烦杂。诗人感叹鼠虽难绝,九牛更难去掉,显示出对官场问题的无能为力。接着,提到理签轴,暗示寻求明确的指引。诗中还提到古代的贤士与文人,强调书生的智慧与谋略,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胜利不一定要用武力,而是要以柔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典雅。
《下帷斋》创作于周邦彦的晚年,此时他已对官场的复杂与险恶有了深刻的体会。诗中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文人应承担的责任的思考。
周邦彦的《下帷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文人在官场纷扰中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官事如拔毛”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官场事务的繁杂与无奈,传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触。紧接着的“一鼠未易尽,况欲秃九牛”,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文人理想的追寻。周邦彦通过“书生本不武”,表达了对文人智慧的信心,认为智慧与谋略可以超越武力的对抗,展现了“至胜不刃血”的理想主义。整首诗从对官场的讽刺到对文人责任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深度和广度。
整首诗探讨了文人在官场复杂环境中的生存与理想,通过对比文人与武者的不同,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未来的期盼。
《下帷斋》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官场的繁杂
B. 文人的理想与智慧
C. 武力的胜利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一鼠未易尽”是指什么?
A. 捕捉小动物的难度
B. 官场问题的难以解决
C. 生活的困扰
答案:B
“至胜不刃血”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武力胜利的重要性
B. 和平解决问题的智慧
C. 战斗的必要性
答案:B
可以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但周邦彦更侧重于对文人理想的探讨,而苏轼则更加关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