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30
夜游宫(般涉·第二) 客去车尘未敛。古帘暗雨苔千点。月皎风清在处见。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池曲河声转。念归计,眼迷魂乱。明日前村更荒远。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客人离去后,车马的尘埃尚未散去。古老的帘子上沾满了细雨和青苔。明月皎洁,清风徐来,处处可见。可今夜,明月照着初弦,如同一支箭射出。池塘的曲水声渐渐传来,思念归去的计划让我眼花缭乱。明天的村庄更加荒凉遥远。暂且举杯,任凭红鱼游弋,享受这酒的滋味。
此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月皎风清”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调,暗示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0–1120),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婉约风格,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文人追求清雅生活,抒发情感的高峰期,周邦彦在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夜游宫(般涉·第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宁静与思索。诗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感慨,客人刚刚离去,车尘尚未散去,这种空旷的感觉令人心生惆怅。古帘上的雨水与苔藓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诗句“月皎风清在处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月光与清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宁静而又动人的氛围。
在描绘夜色之美的同时,周邦彦借助琴音与水声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迷惘与思念。“眼迷魂乱”一句更是将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最后,提到“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则是对当下生活的珍惜,面对荒凉的未来,诗人选择在酒中寻找慰藉,体现出一种洒脱与无奈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在美丽的夜色中,思索着人生的无常与 fleeting moments,最终选择在酒中寻找片刻的安慰。
诗词测试
“客去车尘未敛”中的“车尘”指的是什么?
a) 车马带来的尘土
b) 车的声音
c) 客人的衣物
诗中“月皎风清在处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离别的感伤
“明日前村更荒远”中“荒远”形容的是?
a) 村庄的美丽
b) 村庄的荒凉与距离
c) 村庄的繁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邦彦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但周邦彦更注重环境与自然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