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相思

《长相思》

时间: 2025-05-07 22:58:47

诗句

举离觞。

掩洞房。

箭水冷冷刻漏长。

愁中看晓光。

整罗裳。

脂粉香。

见扫门前车上霜。

相持泣路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8:47

原文展示

长相思
作者:周邦彦(宋代)

举离觞。掩洞房。
箭水冷冷刻漏长。
愁中看晓光。
整罗裳。脂粉香。
见扫门前车上霜。
相持泣路傍。

白话文翻译

把酒杯举起,离别的酒饮一口;
关上洞房的门,心中满是愁苦。
冰冷的雨水滴滴答答,仿佛在无情地流淌;
在愁苦中我望着晨光微微闪现。
整理衣裳,涂抹脂粉,
看到门前的车辙上积满了霜,
我和你相对而泣,在路旁徘徊。

注释

  • 离觞:分别的酒杯。
  • 洞房:新婚夫妻的卧室,常指婚房。
  • 箭水:冷雨,形容雨水如箭般刺骨。
  • 晓光:晨光,象征新的希望。
  • 罗裳:细腻的衣裳,指精致的服饰。
  • 脂粉香:女子用的香粉,暗指女子的妆容。
  • 车上霜:车辙上积的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寒冷的孤独。
  • 相持泣:两人互相依偎着哭泣,表达强烈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内心情感,尤其是爱情与离别的主题。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周邦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深切情感。

诗歌鉴赏

《长相思》是一首抒情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真挚表达了离别之苦。诗中采用了许多生动而形象的意象,如“箭水冷冷”和“门前车上霜”,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孤独,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愁苦。诗的开头以“举离觞”引入,传达出一种即将分别的急迫感,而接下来的情景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整首诗的情感层层递进,由初的离别情境到深沉的思念与悲伤,极具感染力。结尾的“相持泣路傍”更是将两人离别时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示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那种无奈而又悲切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举离觞:表示即将分别,举杯告别。
    • 掩洞房:关上新房的门,象征着离别后的孤寂。
    • 箭水冷冷刻漏长:冰冷的雨水如箭般刺骨,时间在流逝。
    • 愁中看晓光:在愁苦中期待黎明的到来,象征希望。
    • 整罗裳:整理衣服,预示着准备面对未来。
    • 脂粉香:妆容的香气,体现了女子的柔美与思念。
    • 见扫门前车上霜:车辙上的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冷清。
    • 相持泣路傍:两人相依而泣,表达出深切的离别情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箭水冷冷”)、拟人(“滴滴答答”)等修辞手法。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瞬间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离愁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爱情时的脆弱和坚韧。

意象分析

  • 离觞:象征分别与思念。
  • 洞房:象征家庭与温暖。
  • 晓光:象征希望与新生。
  • 车上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举离觞” 的意思是:

    • A. 举杯庆祝
    • B. 举杯告别
    • C. 举杯饮酒
    • D. 举杯敬酒
  2. 诗中提到的“脂粉香”主要指的是:

    • A. 男子香
    • B. 女子妆容
    • C. 酒的香气
    • D. 花香
  3. “相持泣路傍” 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无奈与悲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望月怀远》

诗词对比

  • 对比周邦彦的《长相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切情感,但周邦彦更注重环境的描写,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内心的情感反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 于阗采花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金陵歌送别范宣 古风 其三十七 杂诗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横江词·其三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带宽 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共 对结尾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原自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英纵 几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恶迹昭着 三头六臂 倚庐之望 鬥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刿心怵目 拽象拖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