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4:34
寒斋浅酌喜新晴,绝倒湘累赋独醒。
清坐苦无佳客话,朗吟生怕俗人听。
五湖四海双尘屐,万壑千岩一画屏。
云雨丛来翻覆手,黄昏更看照泥星。
在寒冷的书斋里,轻酌一杯,欢喜于这新晴的天气;
吟咏湘江的美景,却因独自一人而感到无聊。
静坐时苦于没有知音来聊,朗朗吟诵生怕被俗人听见。
五湖四海的行云流水如同双层的鞋印,
万壑千岩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屏。
云雨纷至沓来,手一翻覆,黄昏时分更可望见泥星的倒影。
诗中提及的“湘”字,暗指湘江,古代文人常以湘江的美景抒发情感。诗中的“云雨丛来”也可以联系到古代诗词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作者介绍:胡仲弓,宋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日晴好天气的喜悦,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
《春晴》是一首描绘春日晴空下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开篇“寒斋浅酌喜新晴”,用“寒斋”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而“新晴”则带来了希望和愉悦。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接着,诗人表达了独自一人的孤寂,虽然有美景在眼前,却没有知音来分享,这种情感在“朗吟生怕俗人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则将诗的视野从个人情感扩展到广阔的自然景观,五湖四海与万壑千岩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整体来看,诗人在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对美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作《春晴》?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佳客”指的是?
A. 知音
B. 朋友
C. 普通人
D. 诗人自己
“朗吟生怕俗人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怕羞
D. 高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