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56
卖花声 为人题图
作者: 陈祖绶 〔清代〕
村落树阴阴。叶底鸣禽。
人家隐见夕阳沈。
两道虹梁溪上跨,秋在园林。
诗客镇相寻。水复山深。
豪怀犹未倦登临。
可有樵风徐引去,卧听泉琴。
在宁静的村落,树影摇曳,斑驳的光影下,鸟儿在树叶间鸣叫。夕阳渐渐沉下,隐约可见人家的轮廓。两道彩虹般的桥梁横跨在溪水之上,秋天的气息在园林间弥漫。诗人来到这里寻求灵感,水流与山峦相互交织,深邃而宁静。心中豪情未减,仍然想要登高远望。是否有樵夫的微风轻轻引导,让我躺下倾听泉水奏乐?
作者介绍:陈祖绶(约1680-1760),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田园的热爱而闻名。其诗常表现出对人世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作者在某个村落中,目睹自然的美景,心中涌动着诗情,便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黄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景。开篇的“村落树阴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鸟鸣声响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随着夕阳的沉落,人家的轮廓逐渐显现,给人一种归属与温暖的感觉。
“两道虹梁溪上跨,秋在园林”这一句,使用了“虹梁”这一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喻着人生的桥梁。诗人在此地寻求灵感,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豪情的依然与对自然的向往,渴望在宁静的环境中找寻内心的安宁与诗意。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体现了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描绘秋天的村落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树阴阴”指的是哪个意象?
A. 太阳
B. 鸟鸣
C. 树影
诗中提到的“虹梁”是指什么?
A. 彩虹
B. 桥梁
C. 河流
诗人想要在自然中得到什么?
A. 财富
B. 安宁
C. 名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