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24
卖花声
寓园杏花三株,烂若绛霞,风雨连宵,零落殆尽,感赋此阕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斜日媚三株。浅醉谁扶。冰绡剪出费功夫。
赚取词皇多少泪,红湿春芜。
残梦五更初。雨骤风疏。玉容啼损柳眉舒。
从此人间花不断,恩怨何如。
在园中有三株杏花,花朵鲜艳如绛红的霞光,经历了连夜的风雨,花瓣几乎都落尽了,因此我写下这首词。
斜阳照耀着这三株花,醉意朦胧中谁来扶持?
那冰冷的绡帕剪裁花瓣真费功夫,
为了博取词皇的多少泪水,红色的花瓣湿润了春天的杂草。
在五更时分,残梦还在初醒,骤雨伴着稀疏的风。
美丽的容颜似乎因哭泣而消逝,柳眉也因春愁而舒展。
从此人间的花朵不断,恩怨又算得了什么呢?
龙榆生(1890-1949),原名龙修,字惕庵,号榆生,江苏南通人。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戏剧家,代表作有《风雪夜归人》等。他的诗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这首《卖花声》写于杏花盛开的季节,诗人目睹了风雨中杏花的凋零,感受到春天的脆弱与美好,因而产生了深切的感慨。杏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丽与短暂的生命,诗人与自然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恩怨的思考。
《卖花声》通过描绘杏花的凋零,传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斜日媚三株”,展示了阳光洒在花上的美丽景象,暗示春天的温暖。然而,随之而来的“风雨连宵”又象征着不幸与无常,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脆弱与短暂。诗人以“浅醉谁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依依不舍,冰绡剪花的繁琐则反映了追求美的艰辛与努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赚取词皇多少泪”来映射文人对美的感慨与情感的纠结,红湿春芜则是对生命之美的无奈承受。而“从此人间花不断,恩怨何如”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生命的感慨,又有对人情冷暖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全诗通过杏花的凋零,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无常,同时对人生的恩怨情仇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中“斜日媚三株”中的“媚”是什么意思?
A. 讨厌
B. 吸引、使人喜爱
C. 伤心
D. 无所谓
“红湿春芜”中的“春芜”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
B. 春天的杂草
C. 春天的雨
D. 春天的风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的反思
B. 对雨水的厌恶
C. 对春天的赞美
D. 对孤独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