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声声慢·山风古道

《声声慢·山风古道》

时间: 2025-05-10 10:27:20

诗句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旧隐新招。

知住第几层云。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7:20

原文展示

声声慢·山风古道
作者:张炎 〔宋代〕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山风和小路上,海国的轻车行驶,偶然相逢只是在东瀛。
微弱的秋光,就像今天的游兴。
不要哀叹鬓发如雪,快乐的是悠闲的身心再次渡过西泠。
又向远方追溯,趁着回潮拍击岸边,断浦上扬起小船。
不要在长亭折柳,正值纷纷落叶,大家都是飘零。
旧隐处新招来,知道你住在几层云上。
稀疏的篱笆旁依然有晋菊,想必还认得陶渊明。
待离去时,最让人伤心,仍然恋恋不舍故人。

注释

  • 鬓丝: 指鬓发,形容年华老去。
  • 西泠: 西泠桥,位于浙江杭州,是诗人常游之地。
  • 长亭: 指送别之处,常见于古代送别诗中。
  • 晋菊: 指陶渊明所种的菊花,象征隐逸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生卒年不详),字仲华,号云岫,宋代词人,位于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淡雅。其词多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声声慢·山风古道》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词作,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篇通过“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的描写,引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秋日场景,似乎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与短暂的美好。接着,诗人借助“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将秋天的微弱光线与游兴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词中反复提到的“飘零”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落叶的景象,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涩。诗人在长亭的告别中,表现出对故人的留恋与不舍,尤其在“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一句中,情感达到了高潮,展现了离别时的心碎与深情。

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张炎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描绘了古老的山道和轻便的车马,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相逢的珍贵。
  •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秋光微弱而清淡,似乎与游玩的心情相呼应,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思念。
  •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不必为白发而悲叹,反而为重游西泠感到欣慰,体现了乐观的人生态度。
  •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描述了追溯远方的情景,与潮水的节奏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动感。
  •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忌讳在长亭折柳,暗示了离别的哀愁,落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 诗人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隐逸与追寻,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通过晋菊的意象,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向往,象征着高洁的隐逸生活。
  •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结尾处情感最为真挚,强调了对故人的依恋,是整首词的情感核心。

修辞手法:

  • 比喻: “淡薄秋光”隐喻人生命的短暂与忧伤。
  • 拟人: “纷纷落叶”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离别的悲伤。
  • 对仗: 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风: 代表宁静、悠远的自然。
  • 秋光: 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 长亭: 送别之地,暗示离别的悲伤。
  • 晋菊: 象征隐逸与高洁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泠”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杭州
    • C. 苏州
  2. “莫向长亭折柳”中的“长亭”象征着什么?

    • A. 欢迎
    • B. 离别
    • C. 旅行
  3. “旧隐新招”中的“隐”指的是?

    • A. 隐藏
    • B. 隐逸生活
    • C. 隐秘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张炎的《声声慢·山风古道》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不同的是,张炎的词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爱情的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长沙梅园分韵得林字 诗送陈促思参佐广右幕府 城南杂咏二十首·月榭 城南杂咏二十首·蒙轩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守臣张某奉诏劝农于郊 所思亭海棠初开折赠两使者将以小诗 其二 中秋与僚佐登江陵郡城观月 李仁甫用东坡寄王定国韵赋新罗参见贻亦复继 仲春有怀 廉州何使君挽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气的成语 要害之处 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豕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包含雾的成语 尸字头的字 风流罪犯 裳衣 早作夜息 辈分 巢焚原燎 马寅初 跌宕放言 包含降的成语 军角 包含餵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