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7:20
声声慢·山风古道
作者:张炎 〔宋代〕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在古老的山风和小路上,海国的轻车行驶,偶然相逢只是在东瀛。
微弱的秋光,就像今天的游兴。
不要哀叹鬓发如雪,快乐的是悠闲的身心再次渡过西泠。
又向远方追溯,趁着回潮拍击岸边,断浦上扬起小船。
不要在长亭折柳,正值纷纷落叶,大家都是飘零。
旧隐处新招来,知道你住在几层云上。
稀疏的篱笆旁依然有晋菊,想必还认得陶渊明。
待离去时,最让人伤心,仍然恋恋不舍故人。
作者介绍: 张炎(生卒年不详),字仲华,号云岫,宋代词人,位于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淡雅。其词多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个人情感,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声声慢·山风古道》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词作,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篇通过“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的描写,引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秋日场景,似乎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与短暂的美好。接着,诗人借助“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将秋天的微弱光线与游兴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词中反复提到的“飘零”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落叶的景象,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涩。诗人在长亭的告别中,表现出对故人的留恋与不舍,尤其在“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一句中,情感达到了高潮,展现了离别时的心碎与深情。
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张炎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泠”指的是哪个地方?
“莫向长亭折柳”中的“长亭”象征着什么?
“旧隐新招”中的“隐”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炎的《声声慢·山风古道》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不同的是,张炎的词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爱情的思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