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23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作者:蔡伸 〔宋代〕
堆枕乌云堕翠翘。
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嬛嬛一袅楚宫腰。
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
几度红窗,误认鸣镳。
断肠风月可怜宵。
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在乌云堆积的枕头上,翠绿的翘角轻轻垂落。
午后的梦惊醒,眼前尽是春天的娇美。
身姿轻盈如楚宫中的女子。
更何况春天来临,玉颜减退,香气消散。
柳树下的朱红门旁,小桥静静伫立。
几次在红窗前,误以为是鸣镳的声音。
风月凄美,令人心碎的夜晚。
但愿我不要无聊得如此,忍受着两地的孤寂。
作者介绍:蔡伸(生卒年不详),字子野,号紫微,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多样,情感细腻,常以春天与离别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孤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个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开篇“堆枕乌云堕翠翘”,运用梦境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在梦中与春天相拥。接着“午梦惊回,满眼春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柳下朱门傍小桥”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氛围,几度“误认鸣镳”,使人产生离别的错觉,令人感受到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最后以“断肠风月可怜宵”收尾,表达了对风月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深切思考。整首词透过春天的美丽,引出内心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个人情感的孤独,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这首词的作者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那更春来,玉减__”。
判断题: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无奈。(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