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22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阿房舞殿翻罗袖,
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
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在阿房宫的舞殿中,舞者翻动着罗袖;
金谷园中,玉楼高耸。
古老的隋堤上,垂柳飘逸,缆着龙舟。
不忍回首,东风又起,
野花在暮春时节盛开。
那位美人在乌江岸自刎,
战火曾经烧毁了赤壁山。
将军在玉门关空自老去。
令人伤心的是秦汉时期,生民涂炭,
读书人不禁长叹一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擅长诗词,常以怀古抒情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历史背景复杂,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怀古抒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惋惜与沉思。
此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人物,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阿房舞殿翻罗袖”与“金谷名园起玉楼”描绘了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后半部分对战火和悲剧的描写。诗中美人自刎乌江岸,体现了历史的悲剧性与个体命运的无奈。尤其是“伤心秦汉,生民涂炭”一句,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诗人通过读书人的长叹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整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生命、历史和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同情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阿房宫象征了什么?
诗中的“美人自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悲情与苦难,后者则表现出豪放的饮酒作乐,展现不同的历史观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