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41
手斸西墙择地偏,疏篁惯与养风烟。
锄荒当得经纶否,聊作仙曹小有天。
在西墙下,我精心选择了这片土地,稀疏的竹林习惯性地和我一起养育风烟。
耕耘荒地是否能有所成就呢?姑且做个小仙人,享受一点儿悠闲的生活吧。
程公许(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岚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生活与隐逸情怀,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
这首诗写于程公许在自家小圃中安静耕作之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隐含了对世俗纷争的逃避和对悠然自得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程公许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手斸西墙择地偏”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在田园中辛勤耕作的场景,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西墙的选择,给小圃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幽静,似乎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
“疏篁惯与养风烟”一句,通过描写竹林的意象,突出了自然的清幽与诗人的闲适。稀疏的竹林不仅是养风烟的环境,也象征着一种清雅与宁静的生活。接下来的“锄荒当得经纶否”,诗人自问耕作是否能够有成就,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期待。
最后一句“聊作仙曹小有天”则表达了诗人对小小天地的珍惜,虽不求大成就,但在此地却能找到一丝安宁与快乐。整首诗在沉静的田园生活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隐逸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安宁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清新悠然的生活态度。
诗人选择在什么地方耕作?
A. 东墙
B. 西墙
C. 南墙
“疏篁惯与养风烟”中的“疏篁”指的是什么?
A. 稠密的竹林
B. 稀疏的竹林
C. 盛开的花朵
诗人对耕作的态度是?
A. 绝对追求成功
B. 只求安逸与闲适
C. 完全无所谓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则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隐士的生活哲学与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崇尚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