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26
钓石三千丈,将何作钓丝。
肯离山水窟,去作帝王师。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老夫归已晚,莫遣客星知。
这钓鱼的石头高达三千丈,我该用什么来作钓丝呢?
我愿意离开这山水的隐居,去做帝王的老师。
小范和我真有同样的味道,玄英也同样受到崇拜。
老夫我归来已是太晚,别让天上的星星知道我的归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他从官场归隐田园之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求道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钓台》是杨万里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钓石三千丈”引人入胜,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接着,“将何作钓丝”一句则引发读者思考:在如此高的山石之上,诗人理想的钓丝又该是什么?这暗示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想要离开山水间的宁静,去成为“帝王师”。这不仅是对权力地位的追求,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通过“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两句,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上的优秀人物相提并论,显示出他对理想与真实的执着追求。
最后,诗人的“老夫归已晚,莫遣客星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表明他已经错过了人生的许多机会,无法再追逐理想。这一感情在诗歌的结尾处得到了升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小范”指的是谁?
诗人希望成为的是什么角色?
“钓石三千丈”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钓台》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注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手法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