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48
波缓沤迟似让行,
忽然赴岳怒还生。
东归到底谁先后?
何用争流作许声。
波浪缓慢而迟缓,仿佛在让路,
突然间,水流奔向岳阳,怒涛翻滚又再生。
东去的水流究竟谁先谁后?
何必争流发出这样的声音呢?
本诗中提到的“岳”指的是岳阳,这里可能与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有关。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提到的名胜,成为了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深远。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出生于江西。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观陂水》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的探索。
《观陂水》是一首描绘水流状态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观察,诗人刻画了水波的缓慢和激烈交替的变化,表现出自然的柔和与激烈并存的特点。诗的开头两句,波浪缓慢,似乎在让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但紧接着“忽然赴岳怒还生”,则描绘了水流的急促与力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东归到底谁先后?何用争流作许声”,则引发了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思考。水流的东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诗人却在思考,究竟是时间先还是水流先,似乎在探讨生命的哲学意义。最后一句“何用争流作许声”,更是表达了对争吵与无谓竞争的反思,提示我们在生活中不必过于执着于争论与纷争。
整首诗在描绘水流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人生哲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观陂水》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杨万里
C. 王维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赴岳”是指哪个地方?
A. 岳阳
B. 长江
C. 黄河
D. 洞庭湖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争斗的意义
C. 时间的流逝
D. 生活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