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喻史君重建霞起堂六首

《上喻史君重建霞起堂六首》

时间: 2025-05-02 14:26:57

诗句

丈人昔日经行处,草暗苔荒四十春。

谁倚高寒访陈迹,璇题宝墨一时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57

原文展示:

丈人昔日经行处,草暗苔荒四十春。
谁倚高寒访陈迹,璇题宝墨一时新。

白话文翻译:

老先生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已是草木丛生,苔藓荒芜,四十个春秋过去了。
是谁在这高寒的地方寻访往昔的痕迹,留下的璇璣题刻在宝墨之中,如今显得新鲜而美丽。

注释:

  • 丈人: 指年长的人,常用于对长辈的尊称。
  • 经行处: 指曾经走过的地方。
  • 草暗苔荒: 草木茂盛而显得阴暗,苔藓长满,形容荒凉的景象。
  • 高寒: 指气候寒冷的高处,可能暗指高山或远离尘嚣之地。
  • 陈迹: 过去的痕迹或遗迹。
  • 璇题宝墨: 璇璣是美玉,宝墨指珍贵的墨迹,形容书法或题字的精美。

典故解析:

“丈人”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尊敬的长者,含有敬意。诗中提到的“草暗苔荒”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常见于描写古人遗迹的诗作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梦建,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风格清新流畅,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陈梦建对历史的思考与怀旧之情的驱动下,反映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淀。开头“丈人昔日经行处”引入了诗歌的主题,带有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与敬仰。接着“草暗苔荒四十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四十年间风景的沧桑变化,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谁倚高寒访陈迹,璇题宝墨一时新”则引出了一种沉思的情绪,既有对曾经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感慨。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丈人昔日经行处: 这里提到的“丈人”代表了历史的见证者,暗示着对过去的尊重。
    2. 草暗苔荒四十春: 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四十年的时间仿佛一瞬,草木繁盛却又显得荒凉,反映了历史的无情。
    3. 谁倚高寒访陈迹: 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谁在这高冷的地方追寻历史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往的渴望。
    4. 璇题宝墨一时新: 描述了对历史遗迹的重新审视,虽是往昔,但在新的视角下依然显得美丽新鲜。
  • 修辞手法:

    1. 对比: 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2. 拟人: 赋予草木以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3. 典故: 借用“丈人”一词,增强了诗的历史厚重感。
  •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草木: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变迁。
  • 高寒: 代表一种孤独与清冷的环境,暗示对历史的追寻。
  • 璇题宝墨: 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再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丈人”指代什么? A. 老年人
    B. 年轻人
    C. 动物
    D. 植物

  2. “草暗苔荒”形容的是怎样的景象? A. 繁华似锦
    B. 荒凉冷寂
    C. 生机勃勃
    D. 夕阳西下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梦建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二者皆有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陈梦建则更为细腻,表现出对历史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应天寺塔 自诸暨抵剡 自诸暨抵剡 中秋月 赠林处士逋 赠道士王介 寓泊浙江寄汉阳孙迈郎中 与张覃秀才邺中途次言别 与人游会润州金山寺 游龙虎山赠天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迈四方步 釒字旁的字 逢人且说三分话 包含縻的词语有哪些 百数 象王 福寿绵绵 言是心声 交承 流水无情 欠字旁的字 衣钵相承 贝字旁的字 彘肩斗酒 包含屁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