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3
卖花声
作者: 朱灏 〔明代〕
雾递烟邮,初放青螺当户。
小池中鸣蛙两部。
花巢风扫,有松涛堪晤。
伴伊尼夕阳闲步。
嫩凉羁叶,柳馆黄鹂常寓。
款光阴全凭酒瓠。
一眉新月,在峰尖偷露。
恨痴云又如虫蠹。
在雾气中传递着烟雾的邮件,初春的青螺在门前悄然开放。
小池塘里,蛙声阵阵,分成了两处。
花巢被风轻轻扫过,松涛声响,仿佛可以倾诉。
我陪着她在夕阳下悠闲漫步。
嫩凉的树叶上,黄鹂常常在柳馆栖息。
时光的流逝全靠酒瓠来消磨。
一弯新月,悄悄在山峰尖端露出。
我恨那缠绵的云,像虫子般啃噬着我的心。
作者介绍:朱灏,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表达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明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明,文人们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卖花声》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作,朱灏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诗中首先以“雾递烟邮”开头,展现了一种朦胧的美感,暗示春天的来临。接着“小池中鸣蛙两部”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蛙声和鸣叫构成了春天的交响乐,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诗中提到的“花巢风扫”与“松涛堪晤”,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优美,也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夕阳下的闲步,配合嫩凉的树叶和黄鹂的吟唱,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惬意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爱情的渴望。
最后的“恨痴云又如虫蠹”,则带有一点感伤,似乎是在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激发读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洒脱、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青螺”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小池塘中鸣蛙的声音分为_____部。
判断题:诗中“酒瓠”是用来表达对时间的珍惜。(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