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8:01
尽疏狂到死,花受恨,月留痕。只亲近蓬莱,低徊洹上,流落京门。消他半生肮脏,恋胡床乱乞美人恩。多少败钱荒帖,摩挲未解烦冤。奇香何处,算风流一夜酒杯宽。任四海论交,中年浪迹,无碍高寒。赏心。偶思孤证,便千金印记付烧残。人惜不能有二,生天今已无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放纵和无奈,尽管经历了诸多磨难,内心依然渴望追寻美好。诗中提及花和月,象征着爱情与青春的逝去;而蓬莱和洹水则暗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回忆起自己半生的沉浮,虽然追求过美人,却也感到无奈和烦恼。尽管在酒杯中寻求片刻的欢愉,但最终还是感受到人生的孤独与无常。最后,诗人感叹人与天的关系,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惋惜。
章士钊,字孟舫,号松雪,晚号梅溪,是当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木兰花慢》写于作者经历诸多人生波折之后,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内心的挣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人以“花受恨,月留痕”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愁苦而又浪漫的氛围中。花和月的意象交织,既代表了美好的爱情,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失落。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消他半生肮脏”的自我否定,表现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尽管曾经追求美人、享受酒杯的欢乐,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烦恼。诗中提到的“奇香何处”,更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生天今已无存”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展示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最终反映出生命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哲理。
诗中“尽疏狂到死”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生天今已无存”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