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3:52
木兰花慢 题项东井画为文公寿
作者:曹溶 〔明代〕
禾兴悭岫色,赖张璪,富霜毫。
恣翠晕安篱,烟丝倚瀑,全取空寥。
登临送情不浅,带斜晖又听暮钟飘。
疑有支公故业,闭关安问征桡。
名山何许傍云根,吾欲借书寮。
向王猷买竹,苏耽酿橘,兼种芭蕉。
春应去人未远,肯蹉跎三万六千朝。
除却图成景物,眼前都是蓬蒿。
丰盈的禾田映衬着青山的颜色,仰赖于张璪的画作,霜白的毫笔恰如其分。
翠绿的晕影安静地映照在篱笆上,烟雾缭绕如瀑布,尽显空旷的宁静。
登高临远,送走离情,情意绵绵,斜阳照耀之际,听见暮钟悠然飘荡。
疑似有支公的旧业,闲居闭门,安静地询问远行的船桨。
名山何处与云根相依,我想借用书斋。
向王猷购买竹子,苏耽酿造橘子,兼种芭蕉。
春天应该走了,但人未远去,怎能虚度这三万六千个早晨?
除了图成的美景,眼前满是蓬蒿杂草。
作者介绍
曹溶(约1560-1640),明代诗人,字子华,号长山,浙江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的创作背景是明代社会动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寄情于自然,通过描绘山水田园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木兰花慢 题项东井画为文公寿》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开头以“禾兴悭岫色”描绘了丰盈的禾田和青山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景。接着,通过“恣翠晕安篱”描绘了篱笆旁的绿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诗中还有对钟声的描写,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诗人提到借书寮和种植竹子、橘子、芭蕉,显示出他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自然中找到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情景交融,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木兰花慢》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张璪”是指什么?
“春应去人未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篇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木兰花慢》的诗意和背景,同时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