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9:34
木兰花慢
卜者午夜吹笛,怆然有融予怀也
作者:顾随
这首诗表达了旅客在夜深人静时听到笛声的感受,笛声惊扰了他,使他的灵魂感到恍惚。旅途的孤独与迷茫在心中蔓延,深巷幽暗,行走在这纷扰的尘世中,似乎一切都在随着夜色消逝。霏霏的露水浸湿了他的袍子,空中偶尔传来的笛声更加增添了他的悲凉,泪水如潮水般涌出,酒也无法解忧。命运的重担无人承担,他在黑暗中摸索,却发现千家万户都已安睡。他不禁问道:何时才能听到那笛声直至明朝?
顾随(1899-1984),字青山,号竹轩,江苏人,现代诗人、散文家、理论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腻感受为题材,富有哲理性。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年代,诗人身处于战乱与社会变革之中,内心感受到深切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笛声,表达对命运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木兰花慢》通过夜深人静时的笛声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情。诗的开头以“卜者午夜吹笛”引入,笛声既是乐声,也是孤独的象征,令人感到怅惘。接着,诗人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迷茫,深巷迢迢、尘嚣难消,暗示着他对人生的困惑与无助。诗中多次提到的“清泪如潮”、“酒频浇”都体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渴望,渴望能有人分担命运的重担。
后半部分“试问一枝笛子,甚时吹到明朝”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不确定的表达,笛声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然而现实的无情让人感到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体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渴望。
诗歌深刻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无奈,借助夜晚的笛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与希望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现实的无情与冷漠。
诗中“弄笛”指什么?
A. 吹笛子
B. 读书
C. 写诗
D. 作画
诗中提到的“清泪如潮”是形容什么?
A. 乐声
B. 悲伤
C. 酒
D. 露水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命运的思考与孤独感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