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2:47
作者: 魏初 〔元代〕
爱笔端造化,春不尽思无边。看诗意精神,不求颜色,物外神仙。回头水南水北,觉冰姿玉骨却悽然。一片肝肠铁石,三年雪月情缘。洛阳尊俎记留连。慷慨正华年。恨鞍马匆匆,长亭老树,芳草离筵。西风雁来何许,忽传将幽恨到重泉。昨日东溪再过,不堪尘满冰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尽思念和对诗意、精神的追求,强调内在的情感而不是外在的色彩。回望过去的时光,作者感受到冰清玉洁的美丽却又感到悲伤。尽管心中有着铁石般的坚韧,但三年的情感依然如雪月般悠远。作者在洛阳的饮酒作乐中留连忘返,正值慷慨年华,却又感叹匆忙的旅程与离别的苦涩。西风吹来,孤雁何处飞去,带来了幽怨的消息。昨日再次经过东溪,满是尘埃,无法忍受。
作者介绍: 魏初,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常表现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情感波折之时,借墨梅抒发对往事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诗中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诗人在细腻的笔触中,探讨了诗意的内涵,不再拘泥于外在的华丽,而是倾向于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通过意象如“冰姿玉骨”,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美丽,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气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长亭老树,芳草离筵”所描绘的离别情景,令人感同身受。西风与孤雁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愁别绪,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无奈。
此外,作者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整体结构松弛而有序,语言优美而含蓄,展现了元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冰姿玉骨”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春天的美丽
b) 女子的清丽
c) 风的轻柔
答案: b) 女子的清丽
诗人对洛阳的印象如何?
a) 快乐与留连
b) 忧伤与失落
c) 无聊与平淡
答案: a) 快乐与留连
“长亭老树,芳草离筵”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离愁
c) 宁静
答案: b) 离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