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8:53
原文展示: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蒨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白话文翻译:
淮海地区丰收的景象连接着都城,家家户户都在耕种破旧的荒田。
奶牛牵着小犊子,精神饱满;老农携着孙儿,头发已白。
河边的妓女轻轻翻动着华丽的袖子,社宴上的人们插上小红旗。
谁能把这村田的快乐画下来,尽管圣主十分忧心民众的疾苦。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圣主”可以理解为古代帝王,表现出对民生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字宗道,号阮亭,北宋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尤其以政治和民生题材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禹偁出游途中,目睹农村丰收的景象,感慨乡村的生活和百姓的欢乐,反映出他对民生的关注。
诗歌鉴赏: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是一首描绘乡村丰收景象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与欢乐。诗的开头便以“淮海丰登接帝畿”引入,呈现出丰收的景象与都城的连接,暗示着农村与城市的紧密联系。接着,诗人通过“家家耕破旧荒陂”表现出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诗中的“乳牛引犊精神健”则展现出自然生机与家庭的温暖。
在描绘农村生活的同时,诗中也不乏社会生活的描写,如“河市妓翻轻蒨袖”,展现了市井的繁华与人们的欢愉,“社筵人插小红旗”则传递了节庆的气氛。诗的最后,诗人发出感慨,谁能将这幅农村的快乐景象描绘出来,尽管明君忧心民众,但诗中却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农村的丰收与欢乐,还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怀与思考,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上,诗歌通过对丰收、家庭、欢庆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淮海丰登接帝畿”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野叟携孙鬓发衰”描绘了什么?
“凭谁画取村田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