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毗陵刘博士

《寄毗陵刘博士》

时间: 2025-04-27 07:50:55

诗句

毗陵古郡接江堧,赴任琴书共一船。

下岸且寻甘露寺,到城先问惠山泉。

秋蟾吐槛供吟兴,野鹤偎床伴醉眠。

官散道孤诗格老,算应双鬓更皤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5

原文展示:

《寄毗陵刘博士》
作者:王禹偁
毗陵古郡接江堧,
赴任琴书共一船。
下岸且寻甘露寺,
到城先问惠山泉。
秋蟾吐槛供吟兴,
野鹤偎床伴醉眠。
官散道孤诗格老,
算应双鬓更皤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王禹偁赴任毗陵的情景。他在古老的毗陵郡与江堧相连,乘坐一只船,带着琴书前往。一到岸边,就想去寻找甘露寺,进城后首先去询问惠山泉水的情况。秋天的明月在栏杆上照耀,激发了他的吟咏兴致;而野外的白鹤则依偎在他的床边,陪伴他醉卧。官职虽然散去,但孤独的诗歌意境却依旧存在,想必双鬓也更加斑白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地区。
  • 江堧:江水和堧田,形容毗陵的地理环境。
  • 甘露寺:位于毗陵的一个寺庙,因其环境优美而闻名。
  • 惠山泉:指的是惠山的泉水,以清冽而著称。
  • 秋蟾:秋天的月亮,蟾指的是月亮。
  • :依偎,亲密相伴。
  • 皤然:形容头发白,年纪渐长。

典故解析:

  • 甘露寺和惠山泉都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宗教文化的向往。甘露寺为道教名寺,惠山泉则是著名的饮水之地,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约1048年-约1130年),字子晦,号谦斋,宋代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兼具古雅和生动,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禹偁赴任毗陵时,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毗陵刘博士》是一首描绘诗人赴任的心路历程和自然感受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毗陵古郡接江堧”描绘了毗陵的地理风貌,展现了诗人踏上新征程的情景。接下来的“赴任琴书共一船”则表现了诗人心中对文化和理想的追求,琴书象征着文人雅士的身份和追求。

诗中提到的“甘露寺”和“惠山泉”,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宗教的向往与敬重。尤其在“秋蟾吐槛供吟兴,野鹤偎床伴醉眠”中,诗人通过秋天的明月和白鹤的意象,表现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

最后两句“官散道孤诗格老,算应双鬓更皤然”则揭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独与岁月流逝的无奈,双鬓斑白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深刻联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毗陵古郡接江堧:开篇直接点出地点,描绘毗陵的地理位置,带有历史感。
  2. 赴任琴书共一船:表达诗人对新职位的期待,琴书暗示文化背景。
  3. 下岸且寻甘露寺:到达后想去寺庙,表现出对精神寄托的向往。
  4. 到城先问惠山泉:强调对自然和水源的关注,表现出文人情怀。
  5. 秋蟾吐槛供吟兴:秋月明亮,激发了诗人的吟咏欲望。
  6. 野鹤偎床伴醉眠:描述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放松。
  7. 官散道孤诗格老:反映了官场的孤独感与诗歌的持久性。
  8. 算应双鬓更皤然:岁月流逝,表明诗人的年纪与沉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官散道孤诗格老”与“算应双鬓更皤然”,形成对称美。
  • 比喻与拟人:将秋蟾和野鹤赋予人性,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流露,探讨了文人生活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文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蟾:象征思绪与情感的升华。
  • 甘露寺:代表精神寄托与追求内心宁静的地方。
  • 惠山泉:象征自然之美与清新。
  • 野鹤:象征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禹偁的《寄毗陵刘博士》是写给谁的?

    • A. 刘博士
    • B. 朋友
    • C. 自己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甘露寺”位于哪个地方?

    • A. 苏州
    • B. 毗陵
    • C. 杭州
      答案:B
  3. “秋蟾吐槛”中的“蟾”指什么?

    • A. 蛤蟆
    • B. 月亮
    • C. 鱼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 李白的《月下独酌》:孤独与自然结合,展现诗人豪放的情怀。

诗词对比:
对比王禹偁与李白的作品,王禹偁的诗更偏重于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激情。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文人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 《王禹偁诗集》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王禹偁及其诗作的背景和意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咏云 述怀二首 其二 述怀二首 其一 道逢散遣之卒云讲和退师无所用之矣辄以二十六句道胸臆 题珣师休牧轩 其三 题珣师休牧轩 其一 早发 题珣师休牧轩 赠鸡山陈七四秀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急人之忧 金字旁的字 包含唬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酬功给效 包含晷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包含投的成语 丿字旁的字 抱火寝薪 凡胎浊骨 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锻造 毁风败俗 方厚 邃幽 包含毕的成语 柳陌花街 齊字旁的字 挥霍谈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