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3:39
省试临渊羡鱼
作者: 徐牧 〔唐代〕
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
惭无下钓处,空有羡鱼心。
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沉。
鬣成川上媚,网就水宁深。
赪尾临波里,朱须破浪浔。
此时倘不漏,江上免行吟。
在清澈的水边,我轻轻洗净衣带,今天终于来到这里,心中十分欢喜。
我感到惭愧没有钓鱼的地方,心中只空有羡慕的心情。
每当反思自己,时常有所改变,谋生的事情却屡屡沉没。
浪花在河上轻轻摇曳,渔网在水中却不见深邃。
红色的鱼尾在波中闪烁,朱色的须在浪中翻滚。
如果此时不让鱼漏掉,那我就不必在江边吟唱了。
作者介绍:徐牧,唐代诗人,字子阳,号牧之,生平不详,以诗闻名,风格多样,常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有关,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自身能力和处境的无奈。
《省试临渊羡鱼》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水边,诗人洗净衣带,象征着一种心灵的洗礼与自我反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鱼的羡慕,体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此时的诗人处于一种惭愧与无奈之中,虽然心中有欲望,但却无钓鱼之地,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诗中“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沉”更为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困惑,频繁的反思和改变却并未能带来实质性的进展,反而让他感到沉重与无助。这种情感在后续的描写中通过“鬣成川上媚,网就水宁深”得以深化,诗人用水波与渔网的比喻,描绘了生活中迷惘的状态。
最后几句,“赪尾临波里,朱须破浪浔”,则是对理想的美好描绘,虽然现实中难以实现,但在心中依然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揭示了个人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惭无下钓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填空题:诗中“退省时频改”表达了诗人对__的反思。
判断题:诗人的心情在整首诗中始终保持愉悦。(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