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2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23:20
沁园春
作者: 白朴 〔元代〕
流水高山,独许钟期,最知伯牙。
愧我投木李,得酬琼玖,人惊玉树,肯倚蒹葭。
风雨十年,江湖千里,望美人兮天一涯。
重携手,似仲宣去国,江令还家。
门前柳拂堤沙。便是系天津泛斗槎。
看金鞍闹簇,花边置酒,玉盂旋洗,竹里供茶。
朱雀桥荒,乌衣巷古,莫笑斜阳野草花。
寒食近,算人生行乐,少住为佳。
这首词描绘了流水与高山的景象,仿佛钟期最懂得伯牙的音乐之美。让我感到愧疚的是,我投身于木李之间,却能得到琼玖的回应,令人惊叹的玉树,如何能倚靠在蒹葭上呢?经历了十年的风雨,江湖相隔千里,遥望美人,天涯似乎无尽。再度携手,就如仲宣离国,江令归家。门前的柳树轻拂着堤岸的沙子,那就像是在天津系着的泛舟。看着金鞍的热闹,花边摆酒,玉盂在旋转清洗,竹里供奉着茶水。朱雀桥已荒废,乌衣巷已古老,别笑斜阳下的野草花。寒食节快到了,想想人生的乐趣,少停留为好。
作者介绍
白朴,元代著名诗人,生于元代初期,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人生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代,作者或许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与沧桑后,感受到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于未来的期待,故而写下此词。
《沁园春》通过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对人情世事的深刻感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开头提到“流水高山,独许钟期”,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美。接着,作者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愧疚于无法与伯牙、钟期那样的知音相提并论,流露出对友谊与知音的渴望。
在“风雨十年,江湖千里”中,作者通过对岁月的感慨,表现了对美人和故国的思念之情,渗透着浓厚的乡愁。携手重逢的愿望与仲宣的去国相呼应,彰显了对归宿和团聚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门前柳拂堤沙”以及“金鞍闹簇,花边置酒”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生机,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最后一句“算人生行乐,少住为佳”,则是对人生短暂的直白呼唤,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感悟与珍惜,提倡享受当下,思念友情与故国,表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白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流水高山,独许钟期”中的“钟期”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古代琴师
C) 一种花
D) 一种山
诗中提到的“寒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节日
C) 一种习俗
D) 一种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同样表现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诗词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英雄的感慨,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白朴的《沁园春》在意象与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