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宋太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

《和宋太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

时间: 2025-05-02 12:06:10

诗句

呼门初起外廷臣,秀气棱棱动搢绅。

谈论坐来能慰我,篇章传出亦惊人。

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

便欲与君同乐处,穷通余事不关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6:10

和宋太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

原文展示:

呼门初起外廷臣,秀气棱棱动搢绅。
谈论坐来能慰我,篇章传出亦惊人。
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
便欲与君同乐处,穷通余事不关身。

白话文翻译:

当初门前的外朝官员刚刚启程,衣衫整齐地走动着。
坐在这里讨论的事情能让我感到安慰,传出的文章也让人惊叹。
准备了一束生草,待日后再用,求取新木材在这片土地上。
我只想与你一同享乐,其他的事情与我无关。

注释:

  • 呼门:指宫门,古代的官员在朝廷前出入。
  • 秀气棱棱:形容衣着整齐、气质出众。
  • 谈论:讨论、交流。
  • 生刍:新割的草,古代用于喂养牲畜。
  • 穷通:指人的贫富、官位的高低,这里指世事的变化。

典故解析:

“呼门初起”可见古代官员参与朝政的仪式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活;而“生刍一束”则暗示了对于未来生活的筹备,体现出一种务实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变法,改革政治,文学上也有所成就,倡导诗词的创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当官之际,感叹自己在外朝的生活,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及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外朝官员的生活和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反思。诗中“秀气棱棱动搢绅”描绘出官员们的仪态,展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气象。接着,诗人通过“谈论坐来能慰我”的自述,反映出他对朋友的重视与依赖,表明了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中,友情仍然是他精神的寄托。最后的“穷通余事不关身”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了他对于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官员的仪表及外朝的氛围。
    • 第二联表达了与朋友的交流带来的慰藉。
    • 第三联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务实的态度。
    • 第四联总结出一种对世事的超然。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如“秀气棱棱”与“谈论坐来”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官员的精神面貌与内心感受。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的淡然,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呼门”: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秀气”: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生刍”:象征着生活的准备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秀气棱棱”描述的是哪种状态?
    A. 不拘小节
    B. 井然有序
    C. 淡然处之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生刍一束”象征着什么?
    A. 未来的生活准备
    B. 过去的回忆
    C. 官位的高低
    答案:A

  3. “穷通余事不关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事的热衷
    B. 对世事的淡然
    C.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苏轼的作品均体现了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但王安石更显淡然,苏轼则多了一份豪放和洒脱。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思 休日有感 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 拜张忠定公祠二十韵 夜闻雨声 社酒 幽居初夏 秋晓书感 晚步江上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戴高帽 心字底的字 连科 闹扫妆 病齿 豕字旁的字 无名孽火 爿字旁的字 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浓装艳抹 有例不兴,无例不灭 走之旁的字 条贯部分 包含绍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拭的词语有哪些 衣弊履穿 士字旁的字 荡结尾的成语 豁然贯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