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山三首

《金山三首》

时间: 2025-04-30 05:11:45

诗句

天日苍茫海气深,一船西去此登临。

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45

原文展示:

天日苍茫海气深,一船西去此登临。
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苍茫的天空和深邃的海洋,一只船正向西驶去,我在这里登高望远。眼前的丹楼碧阁都是当下的景象,唯有这片江山自古至今依然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茫:形容天空广阔、朦胧的样子。
  • 海气:指海洋的气息,形容海的深邃。
  • 登临: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 丹楼碧阁:指红色的楼阁和绿色的建筑,象征繁华的景象。
  • 江山:指国家的山河,借指历史悠久的土地。

典故解析:

“江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延续。诗人通过对比“时事”的繁华与“江山”的古老,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当下的淡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是“熙宁变法”的主导者。他的诗词风格清新、用词简练,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高潮与低谷交替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国家及个人理想的思考,折射出他在政治和生活中的复杂心境。

诗歌鉴赏:

《金山三首》是王安石在游览金山时所作,诗的开头“天日苍茫海气深”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作者胸怀壮志的情怀。苍茫的天与深邃的海相互映衬,给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感觉。接下来的“一船西去此登临”则引入了诗人的个人体验,乘舟登高,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对未来的探索。诗中的“丹楼碧阁皆时事”对比了眼前繁华的建筑与“只有江山古到今”的历史沧桑,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与对历史的珍视。通过这样的对比,王安石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历史的思考,突显其对政治与人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气势恢宏而又蕴含哲理,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日苍茫海气深:开头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暗示一种浩瀚无垠的境界。
  2. 一船西去此登临:引入主体,表现诗人的游历与对自然的感悟。
  3. 丹楼碧阁皆时事:对比现实繁华,指出这些都是短暂的、瞬息万变的事物。
  4. 只有江山古到今:强调历史的延续,表达对国家和土地长久存在的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丹楼碧阁”与“江山古到今”,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江山”隐喻历史文化的深厚。
  • 排比:通过多种景象的描写,增强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现实繁华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思考与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淡然态度,反映了王安石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切关注,以及其在激荡的时代中所持的理想与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茫:象征广阔与渺小,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 丹楼碧阁:象征繁华与浮华,表现现实的短暂性。
  • 江山:象征历史与文化的延续,表现诗人对传统的敬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日苍茫海气深”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明亮清晰
    B. 广阔朦胧
    C. 狭窄黑暗
    答案:B

  2. “丹楼碧阁皆时事”中的“时事”指的是什么? A. 历史事件
    B. 当下的繁华
    C. 未来的发展
    答案:B

  3.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哪一个方面的思考? A. 自然的美
    B. 历史的深远与现实的短暂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金山三首》和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而李白则强调对自然的崇敬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长安作 雨后从陶郎中登庾楼 少年行二首 其二 少年行二首 其一 有所思 长门怨二首 其二 依韵和干公题庭中太湖石二首 其二 白鹿洞二首·其二 独芙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世道人情 矛字旁的字 市斗 似箭在弦 样态 岁君 铁砚磨穿 烹龙庖凤 氏字旁的字 福薄灾生 熟察 狐群狗党 巾字旁的字 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