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7:13
柳飞绵,花实少。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斜日两竿留碧。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去尘浓,人散了。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柳树的丝绦在空中飘飞,花儿却已经凋谢。镂刻的板音清脆响亮,轻轻唱出江南的旋律。斜阳映照下,两根杆子映衬着青碧的天空。马蹄声沉重,渐渐走近青门道。尘土飞扬,人群已经散去。回望那旗亭,渐渐看见红色的衣裳变得渺小。不要惊讶于安仁的白发早生。若天也有情,它终究也会衰老。
“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这一句,表达了自然与人情的同寿,反映了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安仁是历史人物,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张先,宋代词人,字公权,号云间,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江南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词风柔美,情感细腻,受到后人推崇。
《苏幕遮》创作于张先的晚年,正值他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老去的无奈。
《苏幕遮》以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张先对春夏时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通过“柳飞绵,花实少”展现出江南的柔美与时间的流逝,瞬间拉近了读者与自然的距离。接着,诗人以“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引入音乐,表达了生活的惬意与愉悦。随着“去尘浓,人散了”的转折,诗的情感开始沉重,描绘了人群散去后的孤寂。最后“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一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将个人的感伤与宇宙的无情联系在一起,令人深思。整首词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展示了张先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老去的无奈,展现了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
诗中“柳飞绵,花实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欢快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这句中的“天”指的是什么?
A. 自然
B. 人生
C. 时间
诗中提到的“安仁”是指什么?
A. 一位年轻的诗人
B. 年老白发的人
C. 一位美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