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6:06
苦哉黑闇女,乐矣功德天。
智者俱不受,愚夫纳二边。
我奉能仁教,归依弥勒前。
愿阐摩诃衍,成就那罗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乐的思考。黑暗的女人带来痛苦,但功德的天则让人感到快乐。智慧的人不轻易接受两种对立的思想,而愚蠢的人却容易被它们所诱惑。我追随仁爱的教义,归依在弥勒佛面前。希望能阐述伟大的教义,成就那罗延(即佛教中一种超越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苦乐对立,以及智慧与愚昧的选择。开篇用“苦哉黑闇女”直接点出人生的苦难,给人一种沉重感,而“乐矣功德天”则瞬间转变了情绪,反映出人在追求善行与功德时所获得的快乐。作者巧妙地通过“智者”和“愚夫”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哲理:明智的人能够抵制诱惑,选择真正有意义的事物,而愚昧的人则容易陷入两种对立的选择中。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信仰和归属,强调了仁爱的教义和对未来佛的归依,显示出一种信仰的坚定和内心的追求。最后一句“愿阐摩诃衍,成就那罗延”则将整首诗推向了一个理想境界,展现了作者渴望成就的崇高理想与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痛苦与快乐的对立,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和对仁爱教义的坚定信仰,展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黑闇女”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痛苦
C. 智慧
答案:B
“智者”与“愚夫”分别代表什么?
A. 聪明与愚蠢
B. 富有与贫穷
C. 年轻与年老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弥勒”是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痛苦
C. 现在的快乐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