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7:18
蝶恋花
作者: 陈去病
一捻纤腰工结束。
剪剪秋波,眉黛争飞绿。
妒杀猩裙看不足。
小名试向花间录。
身本当年刘碧玉。
第二泉边,生小牵萝屋。
翠袖天涯鸿影独。
可怜漂坠西溪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轻盈女子的身姿,她的纤腰令人陶醉,眼波流转间,眉目如画,似乎在与春天的绿意争辉。那红色的裙子虽美,却让我觉得不够。小名儿在花间轻声吟唱,仿佛是当年美丽的刘碧玉就在身边。她曾在泉边的牵萝屋中驻足,然而如今却独自一人漂泊在西溪的曲岸,令人怜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去病,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蝶恋花》写于陈去病生活的动荡时期,可能受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漂泊的感伤。
《蝶恋花》以其精致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描绘的女子身姿轻盈,神态迷人,恰如秋水般流转的眼波,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一捻纤腰工结束”便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令人不禁联想到那柔美的身影。随着诗的推进,诗人通过“妒杀猩裙看不足”表达了对美丽的矛盾心理,既欣赏又嫉妒,反映出人性中的复杂情感。
在意象上,诗人巧妙地将“刘碧玉”引入其中,使得整首诗的美感得以升华。刘碧玉不仅是美的象征,也代表着一种失落的美好。在描写女子的孤独时,诗人通过“翠袖天涯鸿影独”传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寂寞,令人心生怜惜。最后,以“可怜漂坠西溪曲”作结,既点明了漂泊的主题,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惆怅。
整首诗在形式上规整而富有变化,情感细腻而深邃,展现了陈去病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美”与“孤独”展开,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孤独漂泊的感伤,反映了人们对美与爱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对美的赞美和对孤独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刘碧玉”象征什么?
“翠袖天涯鸿影独”中的“鸿影”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两首诗在表达女性之美和内心情感时,均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深刻体会到美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