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4:04
风暖翠烟飘,残雪都消。游丝百尺堕晴霄。可惜春光容易过,又近花朝。驱马第三桥,芳意萧条。竹林浑未放夭桃。瘦尽城南千树柳,不似宫腰。
春风温暖,绿色的烟雾轻轻飘荡,残留的雪花也都融化了。游丝如百尺长,飘落在晴空之中。可惜春光如流水般逝去,花朝又快要到了。驱马经过第三座桥,芳香的气息已经开始稀薄。竹林中尚未开花的桃树,城南的千树柳已经瘦尽,无法与宫女的纤腰相比。
诗中提到的“花朝”是春天花卉盛开的时节,在古代常用于指代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人通过对比竹林未开花的桃树与宫女的纤细,表现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惋惜。
王直,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春天的景色为主题,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因而产生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浪淘沙令》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温暖的春风和融化的残雪,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然而,诗人在欣赏春色的同时,心中却满是惋惜。这种矛盾的情感从诗中显现出来:一方面是对春天美丽景色的赞美,另一方面又是对春光易逝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浓厚的生命哲学。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用“瘦尽城南千树柳”来表达心中对时光的感慨,柳树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而“宫腰”则是对美的向往,以此来反衬失去的美好。整体而言,诗歌不仅具有视觉的美感,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个体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柳树 B. 春风 C. 桃花 D. 残雪
诗中提到的“宫腰”主要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美丽的柳树 B. 诗人的心情 C. 纤细的身材 D. 春天的短暂
“驱马第三桥,芳意萧条”中“芳意”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春天的气息 C. 诗人的忧伤 D. 竹林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