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荔枝香近 戊申重五索佟绍弼见和

《荔枝香近 戊申重五索佟绍弼见和》

时间: 2025-04-29 04:18:25

诗句

骇浪冲烟,连队溪外去。

绣旗指引千桡,上下随鼍鼓。

玉龙怒吻飞珠,洒作端阳雨。

还记、少日承平旧时序。

吟望苦。

问愁魄、今何许。

待荐蒲樽,渺渺楚江难注。

垂老逢辰,莫向葵墙觅题句。

梦落菱洲藕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8:25

原文展示

骇浪冲烟,连队溪外去。
绣旗指引千桡,上下随鼍鼓。
玉龙怒吻飞珠,洒作端阳雨。
还记少日承平旧时序。
吟望苦。问愁魄今何许。
待荐蒲樽,渺渺楚江难注。
垂老逢辰,莫向葵墙觅题句。
梦落菱洲藕渚。

白话文翻译

骇浪击打着烟雾,船队向溪水外驶去。
绣旗指引着千只小船,上下随波鼓荡。
玉龙怒吼,喷出飞珠,洒落成端午节的雨。
还记得少时的太平盛世旧时光。
吟诵时苦涩,问愁绪如今在何处。
期待着荐酒的蒲樽,渺渺楚江难以注满。
垂老之际,莫向葵墙去寻觅题句。
梦中飘落在菱洲的藕渚。

注释

  • 骇浪:惊涛骇浪,形容波浪巨大。
  • 绣旗:精美的旗帜,象征指引。
  • 鼍鼓:鼍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鼓声。
  • 玉龙:象征水流或波涛。
  • 端阳:指端午节。
  • 蒲樽:蒲是水生植物,樽即酒器,指喝酒。
  • 菱洲藕渚:指生长菱角和藕的地方,象征美好的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庸斋,近代诗人,虽具体生平资料不多,但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独特,常以纪实与抒情结合的方式展现情感。

创作背景

《荔枝香近》写于戊申年端午节,诗人通过描绘端午节的场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采用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开头的“骇浪冲烟”描绘了大自然的威势,使人感受到一种壮阔的气氛。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引入了节日的庆祝,绣旗、鼍鼓的描写生动形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热闹的端午庆典中。

在“还记少日承平旧时序”一句中,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变化。由此,情感逐渐转向了对现实的困惑与无奈,尤其是“问愁魄今何许”的诗句,表现出一种对现状的苦闷与迷茫。

随后,诗人提到“待荐蒲樽”,表达了对美酒的期待,但“渺渺楚江难注”则显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垂老逢辰,莫向葵墙觅题句”则是对生命最后阶段的沉思,提醒人们不要在现实的困境中迷失自己,尽管生活不如意,仍需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骇浪冲烟: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2. 连队溪外去:表达船队驶向远方的情景,象征着追求与希望。
  3. 绣旗指引千桡:绣旗犹如指路的指南,千桡指代无数的小船,展现出热闹的节日场景。
  4. 上下随鼍鼓:描绘了船只随着鼓声起伏,渲染出喜庆的氛围。
  5. 玉龙怒吻飞珠:此句运用比喻,表现波涛如玉龙般飞舞,水珠四溅。
  6. 洒作端阳雨:将水珠与端午节雨季相联系,营造节日气氛。
  7. 还记少日承平旧时序:表达对过去安宁时光的怀念。
  8. 吟望苦:吟诵的苦涩心情,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9. 问愁魄今何许:对心中愁苦的反思,寻求精神的寄托。
  10. 待荐蒲樽:期待美酒的来临,象征对生活的渴望。
  11. 渺渺楚江难注:表现对生活的无奈与不满。
  12. 垂老逢辰:对衰老的感慨。
  13. 莫向葵墙觅题句:劝诫自己不要在现实的困境中寻求灵感。
  14. 梦落菱洲藕渚:最后一句将理想与现实对比,表达对美好梦境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龙怒吻飞珠”,形象生动地描绘水波。
  • 对仗:如“上下随鼍鼓”,工整且富有节奏感。
  • 象征:如“蒲樽”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盛况与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最终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骇浪:象征生活的波折与挑战。
  2. 绣旗:象征希望与指引。
  3. 玉龙:象征自然的威力与美。
  4. 蒲樽: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欢愉。
  5. 藕渚: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的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答案:B

  2. “骇浪冲烟”中的“骇”字可以理解为: A. 恐惧
    B. 震撼
    C. 骚动
    答案:B

  3. 诗中“玉龙怒吻飞珠”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象? A. 平静的湖面
    B. 激烈的波涛
    C. 渔船的欢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端午日赐衣》:同样是描绘端午节的诗,表现出对节日的热情与庆祝。
  • 杜甫《曲江对雨》: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风格亦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朱庸斋《荔枝香近》李白《端午日赐衣》:朱庸斋的作品更多地探讨生活的无奈与追忆,李白则更多地展现节日的欢愉与豪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巫山高 书事三绝 范村午坐 夜过越上不得游览 久病,或劝勉强游适,吟四绝答之 光武庙 外舅挽词 寄题祝郢州白雪楼 次黄必先主簿同年赠别韵 初冬小園寓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马恋栈 引古绳今 义夫节妇 包含霎的词语有哪些 倩影 习与体成 黄字旁的字 耒耨之利 龜字旁的字 谭言微中 包含利的成语 迁延过时 见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狡慝 掌上珍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