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0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08:27
《隔浦莲近》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天涯游子去久。帘底腰肢瘦。
多少红楼道,青骢系谁家柳。
添得怀僝僽。归鸿远枉把回文绣。
抱愁候。郎归两字,门前忽报鹦鹉。
饯春薇约,今日思量相守。
陌路萧娘轻去就。依旧。
坠欢重拾人后。
远方的游子已经离开很久,窗帘底下的身影显得愈加瘦弱。
多少红楼深巷,青色骏马系在谁家垂柳下?
心中添了思念,归来的鸿雁徒然把回文织就。
愁苦地等待,听门前突然传来鹦鹉报信,郎君的归来。
春天的饯行约定,今日思念着彼此的相守。
陌生的路上,轻轻离去的萧娘依旧如故。
欢愉的心情在重拾人后又再次坠入深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归鸿”与“鹦鹉”均为古代诗词常用意象,它们象征着思念和传递消息,体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深情牵挂。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大多反映了作者在离愁别恨中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清代社会对情感的重视和对游子归来的渴望。
《隔浦莲近》是一首充满思念与离愁的诗作。诗中通过游子远行的景象,表达了对他深切的怀念与期待。开篇的“天涯游子去久”便传达了离别的孤独感,接着描绘了因思念而消瘦的身影,瞬间让人感受到那份绵长的思念之情。
“多少红楼道,青骢系谁家柳”一联,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也隐含着对故人的思念。此处的青骢与柳,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暗示着回归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归来的渴望和期待,尤其是“郎归两字,门前忽报鹦鹉”,使人感到了希望与欢愉的交织。最后几句则回归到离别的哀伤中,虽有欢愉的重拾,却也不免让人感到失落。整首诗情感丰富,构思精巧,展现了对待人生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情感深度。例如“青骢系谁家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心中对故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子的离愁,表达了对亲人与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隔浦莲近》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玉衔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青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马
C) 一种树
D) 一种鸟
诗中“郎归两字”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欢愉
C) 期待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两首诗均表达了游子的思念之情,但《隔浦莲近》更注重于对未来的期待和生活的感慨,而《静夜思》则更突出孤独的情绪。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