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琼南曲 其二

《琼南曲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3:02:00

诗句

海南绣面女,爱食槟榔青。

槟榔成枣子,醉杀两娉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2:00

原文展示:

海南绣面女,爱食槟榔青。
槟榔成枣子,醉杀两娉婷。

白话文翻译:

海南的绣面女子,喜欢吃青色的槟榔。
槟榔像枣子一样,醉倒了两个美丽的姑娘。

注释:

  • 海南:指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方。
  • 绣面女:指面部有刺绣的女子,形容海南特有的民俗文化。
  • 槟榔:是一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常被用作咀嚼零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 :指未成熟的槟榔。
  • 枣子:形容槟榔的外形,暗指其小巧可爱。
  • 醉杀:形容因槟榔的刺激而陶醉,不一定是字面意义上的醉酒。
  •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优美,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槟榔”与海南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槟榔在当地是一种重要的饮食文化象征,与海南的传统生活息息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9-1646),明代诗人、学者,原籍海南。他在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尤其以诗词创作见长,风格多样,常融入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

创作背景:

《琼南曲》系列诗作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海南的深厚情感,描绘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展现了海南女性的独特魅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海南的绣面女子与槟榔的关系,通过对槟榔的描写,展现了海南女性的风采与生活习俗。诗中,作者用“爱食槟榔青”突出了女子对槟榔的喜爱,这不仅表现了地方特色,也揭示了槟榔在当地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用“槟榔成枣子”形象化地描绘了槟榔的外观,让人感受到其可口的诱惑。而“醉杀两娉婷”则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因槟榔而沉醉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既欢快又轻松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形象化的手法,传达了海南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情趣,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风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海南绣面女:点明地点和人物,塑造了海南女性的形象。
    • 爱食槟榔青:传达了她们对槟榔的热爱,展现了当地饮食文化。
    • 槟榔成枣子:比喻槟榔的形状,突出了其可爱之处。
    • 醉杀两娉婷:表现女子的美丽和因槟榔而醉意朦胧的状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槟榔比作枣子,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结构呼应,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以海南的女性与槟榔为主题,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生活的乐趣,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意象分析:

  • 海南:象征着热带的风情。
  • 槟榔:不仅是地方特产,也象征着海南的饮食文化。
  • 绣面女:展现了海南女性的独特魅力和风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绣面女”指的是哪里的女性?

    • A. 四川
    • B. 海南
    • C. 广东
    • D. 福建
  2. “爱食槟榔青”中“青”指的是槟榔的什么状态?

    • A. 成熟
    • B. 未成熟
    • C. 干燥
    • D. 腐烂
  3. 诗中“醉杀两娉婷”中的“娉婷”形容的是?

    • A. 角色
    • B. 风景
    • C. 美丽的女子
    • D. 食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by 李白:探讨自然与人情的关系,风格相近。
  • 《江南春》by 杜甫:描绘江南美景,表达对地方文化的热爱。

诗词对比:

与屈大均的《琼南曲》相比,杜甫的《江南春》同样展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但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风格上更加严谨和沉稳。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海南文化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夜合花(赋笛) 贺新郎(六月十五日夜西湖月下) 花心动 隔浦莲(荷花) 隔浦莲 留春令(金林檎咏) 浣溪沙 玉楼春(社前一日) 东风第一枝(壬戌闰腊望,雨中立癸亥春,与高宾王各赋) 阮郎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遂许 歺字旁的字 当今之务 孀嫠 疾风甚雨 麥字旁的字 一介 强食自爱 食必方丈 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禅代 棋输先着 三点水的字 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伊于何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