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畲田 其三

《畲田 其三》

时间: 2025-04-26 13:51:48

诗句

白衣山子好,山旱种乘春。

拨雪烧畲熟,禾生火粒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48

原文展示:

白衣山子好,山旱种乘春。拨雪烧畲熟,禾生火粒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白衣山的美丽景色,提到在干旱的山地里选择春天播种。诗人用“拨雪”来形容春天的到来,经过冬季的积雪,终于让农田成熟,稻禾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注释:

  • 白衣山子:指的是白衣山,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寓意自然环境。
  • 山旱:山地干旱,表示种植条件不易。
  • 拨雪:指春天融化的雪,象征冬去春来。
  • 烧畲:烧畲是传统的农业方式,用火烧掉杂草,促进农田的生长。
  • :稻禾,这里代表农作物。
  • 火粒新:新生的禾苗,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8-1642),字子昂,号青溪,明代诗人、书法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农耕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农田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屈大均的《畲田 其三》以其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地农耕的生动场景。诗中“白衣山子”一词,勾勒出一幅清新的自然画卷,山的旱情虽然给农业带来了挑战,但“乘春”二字则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希望。春天是播种的好时节,诗人以“拨雪”来象征冬天的结束,春天的来临,暗含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重燃。

“烧畲熟”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通过火焰的焚烧来清理土地,促进禾苗的生长,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禾生火粒新”,生动地展现了新生稻禾在阳光下生长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丰收。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清新,流露出对农田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美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衣山子好:赞美白衣山的美好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山旱种乘春:尽管山地干旱,但农民依然选择在春天播种,表现出一种乐观精神。
  3. 拨雪烧畲熟:通过春雪融化与火烧杂草,展现出农田的准备过程。
  4. 禾生火粒新:新生的禾苗焕发出活力,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拨雪”和“烧畲”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的意象,如雪、火、禾,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与农耕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生命与希望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衣山:象征自然之美,代表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向往。
  • :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象征丰收与劳动的成果,体现了农民的辛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旱”指的是: A. 山地干旱 B. 河流干涸 C. 土地肥沃
    答案:A

  2. “拨雪”在诗中象征着: A. 夏季的来临 B. 冬季的到来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C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对农业的热爱? A. 雪和火 B. 禾苗和阳光 C. 山水和田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山居秋暝》
  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畲田 其三》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描绘了田园生活,但屈大均更强调了农耕的辛勤和希望,而陶渊明则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沉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畲田 其三》的诗意与美感,通过多方面的解析与互动学习,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九日二首次九峰韵 其二 九日冒雨过敬亭夜宿话旧 九日午后独登南山 九日寄昌龄弟 其二 九日登琼台再次前韵 九日游桂山 九日同诸公登感应观阁 九日书怀 九日 九日陶然亭独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府院之争 攴字旁的字 山不厌高 麦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制一 小幅 燕处危巢 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以煎止燔 下笔千言 古者 久久不忘 衣字旁的字 趫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