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晴

《喜晴》

时间: 2025-04-27 17:02:24

诗句

两公贤比道州阳,总为勤民鬓已苍。

喜雨喜晴俱有赋,乐忧宁止为诗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2:24

原文展示:

喜晴 赵蕃 〔宋代〕

两公贤比道州阳,总为勤民鬓已苍。 喜雨喜晴俱有赋,乐忧宁止为诗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两位官员贤能如同道州的阳城,都是因为勤政为民而鬓发苍白。无论是喜雨还是喜晴都有所赋诗,乐与忧岂止是为了诗歌的繁荣。

注释:

字词注释:

  • 两公: 指两位贤能的官员。
  • 贤比道州阳: 贤能可比道州的阳城,阳城是古代贤能官员的代称。
  • 勤民: 勤政为民。
  • 鬓已苍: 鬓发苍白,形容岁月流逝,辛勤工作。
  • 喜雨喜晴: 对天气变化都感到高兴。
  • 赋: 赋诗。
  • 乐忧: 乐与忧,指情感的表达。
  • 宁止: 岂止。
  • 诗昌: 诗歌繁荣。

典故解析:

  • 道州阳: 指唐代官员阳城,以贤能著称,此处用来比喻两位官员的贤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此诗可能是在表达对两位贤能官员的敬佩,以及对他们勤政为民的赞扬。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的政治或社会背景下创作,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敬佩和对他们勤政为民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贤能官员的赞美,展现了他们勤政为民的形象。诗中“两公贤比道州阳”一句,直接将两位官员与古代贤能官员阳城相比,凸显了他们的贤能和为民服务的决心。“总为勤民鬓已苍”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因辛勤工作而鬓发苍白的形象,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后两句“喜雨喜晴俱有赋,乐忧宁止为诗昌”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以诗歌表达情感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诗歌在表达情感和记录时代方面的重要作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两公贤比道州阳”,通过比喻将两位官员的贤能与古代贤能官员阳城相比,凸显了他们的贤能。
  • 次句“总为勤民鬓已苍”,描绘了他们因辛勤工作而鬓发苍白的形象,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第三句“喜雨喜晴俱有赋”,表达了官员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以诗歌表达情感。
  • 末句“乐忧宁止为诗昌”,暗示了诗歌在表达情感和记录时代方面的重要作用。

修辞手法:

  • 比喻: “贤比道州阳”,将两位官员的贤能与古代贤能官员阳城相比。
  • 对仗: “喜雨喜晴”与“乐忧宁止”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贤能官员的赞美和对他们勤政为民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诗歌在表达情感和记录时代方面的重要作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鬓已苍: 鬓发苍白,象征岁月的流逝和辛勤工作。
  • 喜雨喜晴: 对天气变化都感到高兴,象征积极乐观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两公贤比道州阳”中的“道州阳”指的是谁? A. 阳城 B. 阳夏 C. 阳平 D. 阳朔

  2. 诗中“总为勤民鬓已苍”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官员们因辛勤工作而鬓发苍白 B. 官员们因懒惰而鬓发苍白 C. 官员们因忧虑而鬓发苍白 D. 官员们因疾病而鬓发苍白

  3. 诗中“喜雨喜晴俱有赋”中的“赋”指的是什么? A. 赋诗 B. 赋税 C. 赋予 D. 赋闲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怀。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改革的期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赵蕃的《喜晴》: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怀,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剔银灯 其一 寄祝德滋弟 剔银灯 和深中闺思韵 剔银灯 虫声 剔银灯•索粉 剔银灯 送春 剔银灯·校书 剔银灯·闻雁 剔银灯 咏灯 剔银灯 独处无聊,日以清真集自遣。偶述此词,用东堂韵 剔银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耗扰 重床叠架 指呼 厝火燎原 牛字旁的字 待诏公车 枪仗手 隶字旁的字 杳不可得 病字头的字 毋字旁的字 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怡然养寿 善性 怀银纡紫 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包含唾的词语有哪些 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