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4:01
少年曾缀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艰。
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
羁鸿但自思烟渚,病骥宁容著帝闲。
回首觚棱渺何处,从今常寄梦魂间。
年轻时我曾在紫宸班(朝廷学习)中学习,年老时却身处险途,经历九曲艰难。刚知道自己有罪被贬,恩宠却很快让我重新领回故乡的山川。流亡的鸿雁只想念那烟雾缭绕的小岛,生病的骏马又怎能容忍闲散在皇帝面前。回头看去,觚棱的景象渺茫无踪,从今往后只寄托梦魂于此。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复兴,诗歌作品以豪放、悲壮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无奈。诗中透露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陆游的《蒙恩奉祠桐柏》不仅展现了他对过去的回忆,更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感叹与深刻的思考。开篇即以“少年”与“晚落”对比,表现出作者的青春与衰老的鲜明对比,勾勒出时光流逝的无情。诗中提到被贬的“罪大”,恰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深刻反思,虽然曾因罪被贬,但因恩宠又得以回乡,体现出复杂的人生经历。
此外,作者以“羁鸿”与“病骥”象征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从今常寄梦魂间”,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明了他将对故乡的思念寄托于梦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羁鸿”与“病骥”)、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陆游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勇敢面对现实的精神。
诗词测试:
“少年曾缀紫宸班”中“缀”的意思是: A. 穿插 B. 连接 C. 装饰 D. 依附
“病骥宁容著帝闲”中“著”可以理解为: A. 到达 B. 安置 C. 依附 D. 忍受
诗中提到的“羁鸿”象征: A. 自由 B. 孤独 C. 成功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同为历史悲剧中的诗人,均对国家和个人命运有深刻的思考。陆游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亡与民生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