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5:08
夫远征 吴泳 〔宋代〕
采蘩浴春蚕,夫婿今远离。 贫无金钗别,愁有玉箸垂。 朝同火伴去,莫独衾裯随。 百夫十夫长,千里万里期。 去期日已远,征郎不雇返。 生理日就贫,岁年亦云晚。 虽有乳下男,不能充夫丁。 昨日府帖下,籍已书其名。 官军独备北,颇恤东西民。 勿言征钱轻,抽徵将到人。
采摘蘩草沐浴春蚕,丈夫今日远行。 家贫无法以金钗相赠,忧愁中泪水如玉箸垂落。 早晨与同伴一同出发,夜晚独自一人守着被褥。 百夫长、十夫长,千里万里的期待。 离别之日已久,征夫不再顾及归返。 生计日渐贫困,岁月也已晚。 虽有幼小的儿子,却不能替代丈夫服役。 昨日官府的征召令下达,名册上已记录了他的名字。 官军独自备战北方,颇为体恤东西方的百姓。 不要说征税轻微,征召即将到来。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泳之,号梅溪,南宋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征兵制度下普通家庭的困境。诗中女子因丈夫被征召远征而感到忧愁和无助,反映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深远影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征兵制度下的困境。诗中女子因丈夫被征召远征而感到忧愁和无助,她的泪水如玉箸垂落,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她的悲伤。诗中“贫无金钗别,愁有玉箸垂”一句,既展现了家庭的贫困,又深刻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后文通过“去期日已远,征郎不雇返”等句,进一步强化了征兵制度对家庭的破坏,以及女子对未来的无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家庭在征兵制度下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征兵制度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的深刻关注和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愁有玉箸垂”中的“玉箸”比喻什么? A. 泪水 B. 金钗 C. 被褥 D. 士兵
诗中女子因何事感到忧愁? A. 家贫 B. 丈夫远征 C. 儿子幼小 D. 征税
诗中“去期日已远,征郎不雇返”表达了什么? A. 征夫即将归返 B. 征夫不再顾及归返 C. 征夫很快归返 D. 征夫永远不归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