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寒病痞痛用古砭法以砖{上尉下火}之忽一夕

《春寒病痞痛用古砭法以砖{上尉下火}之忽一夕》

时间: 2025-05-01 04:03:39

诗句

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帐烟。

学士砖头因火灼,尚书履下透衾然。

洞存玉性真刚汉,焚却禅身笑浪仙。

收斂道心中夜坐,室虚窗白月如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3:39

原文展示:

春寒病痞痛用古砭法以砖{上尉下火}之忽一夕 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帐烟。 学士砖头因火灼,尚书履下透衾然。 洞存玉性真刚汉,焚却禅身笑浪仙。 收斂道心中夜坐,室虚窗白月如弦。

白话文翻译:

因为怕冷,没有时间解开衣服就睡了,帐子里热气蒸腾如同烟雾。 学士的砖头因为火烤而发热,尚书的鞋子下透过了被子。 洞中保存着玉石般的真刚汉,焚烧了禅身却笑着浪仙。 深夜静坐收敛心神,室内空旷,窗外月光如弦。

注释:

  • 怕寒不暇解衣眠:因为怕冷,没有时间解开衣服就睡了。
  • 偪塞蒸成帐烟:帐子里热气蒸腾如同烟雾。
  • 学士砖头因火灼:学士的砖头因为火烤而发热。
  • 尚书履下透衾然:尚书的鞋子下透过了被子。
  • 洞存玉性真刚汉:洞中保存着玉石般的真刚汉。
  • 焚却禅身笑浪仙:焚烧了禅身却笑着浪仙。
  • 收斂道心中夜坐:深夜静坐收敛心神。
  • 室虚窗白月如弦:室内空旷,窗外月光如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叔永,号鹤林,南宋诗人,官至尚书左司郎中。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反映了作者在春寒中患病,采用古法治疗时的感受和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可能因春寒而患病,采用古砭法(一种古代的物理治疗方法)治疗,诗中描述了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和夜晚的静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春寒中的病痛和治疗过程,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怕寒不暇解衣眠”和“偪塞蒸成帐烟”描绘了病中的不适和治疗的场景,而“洞存玉性真刚汉”和“焚却禅身笑浪仙”则体现了作者对坚韧品格和超脱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收斂道心中夜坐,室虚窗白月如弦”则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的沉思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述了因病怕冷,匆忙入睡的情景。
  • 第二句:描绘了治疗时帐内热气蒸腾的景象。
  • 第三句:学士的砖头因火烤而发热,象征治疗的过程。
  • 第四句:尚书的鞋子下透过了被子,暗示治疗的深入。
  • 第五句:洞中保存着玉石般的真刚汉,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
  • 第六句:焚烧了禅身却笑着浪仙,表达了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 第七句:深夜静坐收敛心神,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 第八句:室内空旷,窗外月光如弦,象征宁静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帐烟”比喻热气蒸腾的景象,“月如弦”比喻月光的形状。
  • 拟人:如“焚却禅身笑浪仙”中的“笑”赋予了禅身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述病痛和治疗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坚韧品格和超脱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帐烟:象征治疗时的热气蒸腾。
  • 月如弦:象征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怕寒不暇解衣眠”反映了作者的什么状态? A. 忙碌 B. 病痛 C. 寒冷
  2. “洞存玉性真刚汉”中的“玉性”指的是什么? A. 玉石 B. 坚韧的品质 C. 美丽的外观
  3. “室虚窗白月如弦”中的“月如弦”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境界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吴泳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吴泳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重九后三日后圃黄华盛开坐客有论近世菊品日 次韵李参政见寄三首 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长沙韵 李参政生日 汪漕使即梅圃作浮月亭追和古诗余亦补和 念奴娇·修姱人物 游北岩之畴昔梦作二诗觉而仅记一联云鬓发丝 再次韵 舣舟琵琶亭次福士张元龙以诗代柬韵 和范少才咏雪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荒沴 宁死不屈 夭矫不群 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有情有义 盲翁扪钥 赶山 鞭辟 殳字旁的字 光明灿烂 包含颐的成语 木字旁的字 征市 绮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