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元

《上元》

时间: 2025-05-10 07:11:29

诗句

细细香尘暗六街,鱼鳞浅碧暮云开。

新妆褰幕全身见,误马随车一笑回。

酒酽顿忘风力峭,夜长犹恨漏声催。

京华旧侣雕零尽,短鬓成丝心未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29

原文展示:

上元
陆游〔宋代〕

细细香尘暗六街,
鱼鳞浅碧暮云开。
新妆褰幕全身见,
误马随车一笑回。
酒酽顿忘风力峭,
夜长犹恨漏声催。
京华旧侣雕零尽,
短鬓成丝心未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香烟缭绕,街道上熙熙攘攘,仿佛笼罩在细小的香尘之中。晚霞映照着浅碧的天空,似乎在为节日的氛围增添色彩。新妆女子掀起帷幕,露出全身的美丽,回头一笑,误了马车的行进。酒醉之后,诗人暂时忘却了夜晚寒风的刺骨;然而,漫漫长夜里,心中却仍然惦念着时光的流逝。昔日的朋友已然离散,短短的鬓发中交织着无尽的思念与失落,心中却仍然未曾灰心。


注释:

  • 香尘:指香气弥漫的细小烟尘。
  • 鱼鳞:形容晚霞的颜色,像鱼鳞一样点缀在天空中。
  • 褰幕:掀开帷幕,形容女子的妆扮。
  • 误马随车:意指因看到美丽的女子而使马车有所停顿。
  • 酒酽:醇厚的酒,形容饮酒的陶醉状态。
  • 漏声催:指漏钟声催人,暗示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上元:指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象征着团圆和喜庆。
  • 京华:指京城,特指当时的都城,反映出诗人对旧友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生于士大夫家庭。因其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的忧虑,陆游的诗歌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多样,尤以豪放和婉约见长。

创作背景:

《上元》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感受到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借元宵节的欢乐气氛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上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细细香尘暗六街,鱼鳞浅碧暮云开”,以细致的香气和色彩描绘了节日的氛围,营造出一种热闹而温馨的情境。接下来的两句“新妆褰幕全身见,误马随车一笑回”,则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写,体现了节日中的人们的欢愉与轻松。

而后两句“酒酽顿忘风力峭,夜长犹恨漏声催”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刻反思。最后两句“京华旧侣雕零尽,短鬓成丝心未灰”通过对旧友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整首诗在欢庆的表象下,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沉思,反映了陆游诗歌的深刻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细香尘暗六街:描绘元宵节晚上的街道,香气弥漫,气氛热烈。
  • 鱼鳞浅碧暮云开:晚霞映照,天空的颜色如鱼鳞般美丽。
  • 新妆褰幕全身见:新妆的女子掀起帷幕,展现她的美丽。
  • 误马随车一笑回:因女子的笑容而停下马车,表现出瞬间的吸引力。
  • 酒酽顿忘风力峭:醉酒之后暂时忘却了寒风的刺骨。
  • 夜长犹恨漏声催:漫漫长夜中,钟声催促,感到时间的无情。
  • 京华旧侣雕零尽:昔日朋友已全然离散,表达对旧友的怀念。
  • 短鬓成丝心未灰:虽然鬓发斑白,但内心仍未绝望,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鳞浅碧”,将晚霞比作鱼鳞,形象生动。
  • 拟人:如“漏声催”,赋予钟声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呈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尘:象征节日的欢乐与美好,传达出温暖的氛围。
  • 鱼鳞:代表着美好的景象,反映出生活的多彩与丰富。
  • 新妆:象征着青春与美丽,体现出生命的活力。
  • :象征着欢愉与忘忧,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上元》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白居易

  2. 诗中“酒酽顿忘风力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喜爱
    B. 忘却烦恼
    C. 对寒风的抱怨
    D. 对时间的无奈

  3. “京华旧侣雕零尽”中的“雕零”意为? A. 珍贵的饰品
    B. 美好的回忆
    C. 旧友的离散
    D. 精致的艺术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 - 苏轼
  •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 王维

诗词对比:

  • 陆游《上元》 vs. 苏轼《元宵》:两首诗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苏轼则更注重节日的欢愉与热闹,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上元》这首诗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想要深入讨论,欢迎随时交流。

相关查询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 伤歙州陈二使君 闻逝者自惊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题前溪馆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与郑锡游春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 春日淇上作(一作汉口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木难支 包含簸的词语有哪些 物证 袜子 填坑满谷 走之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融远 乔装改扮 癶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羊肠九曲 包字头的字 前车覆,后车戒 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寂寂悄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夸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