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24
五更揽辔山路长,
老大诵书声琅琅。
古人已死心则在,
度越秦汉窥虞唐。
三更投枕窗月白,
老夫哦诗声啧啧。
渊源雅颂吾岂敢,
屈宋藩篱或能测。
一代文章谁汝数,
老不能闲真自苦。
君王虽赏于蔿于,
无奈宫中须羯鼓。
在五更时分,我揽着马缰走在漫长的山路上,年迈的我诵读着书籍,声音清晰而响亮。古人已经去世,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存在,犹如我穿越秦汉,窥探虞唐之盛。到了三更,我枕着月光入睡,耳边传来我吟诵诗歌的声音。渊源的典雅和颂词,我怎敢妄自菲薄?即使身陷宋朝的藩篱,我或许也能有所领悟。可是谁能评判我这一代的文采呢?我老了,无法闲适,反而更加苦闷。即便君王对我有所赏识,但在宫中却依旧要遵循那鼓声的节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爱国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以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现实的深刻反思而闻名。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衰落,他的诗作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枕上感怀》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其人生的低谷,诗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古代诗人和历史的回忆,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枕上感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思考的诗作。开篇“五更揽辔山路长”,描绘了诗人夜间驾车穿行于山间的情景,展现出孤独而坚定的心态。接下来,诗人通过“老大诵书声琅琅”表露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尤其是在提到“古人已死心则在”时,诗人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古人精神的崇敬。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老夫哦诗声啧啧”中的自嘲和对诗歌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然不放弃追求艺术的精神。同时,诗中提到的“君王虽赏于蔿于”,反映出即使受到朝廷的赏识,但在宫廷中仍需受制于规矩,显示出诗人对政治环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自我反省,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历史感。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以及在年老时对现实的无奈与苦闷。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挣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枕上感怀》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羯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花卉
D. 一种动物
诗中“老夫哦诗声啧啧”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诗歌的热爱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