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伐柯

《伐柯》

时间: 2025-05-07 23:34:05

诗句

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

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4:05

原文展示: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白话文翻译:

砍树怎么能呢?没有斧头就无法做到。
娶妻又该如何呢?没有媒人就无法成婚。
砍树砍树,这个道理不远。
我见到的那位姑娘,筷子和豆子已经用过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伐柯:砍树。
  • :否定词,意为“不是”。
  • :斧头,砍树的工具。
  • 取妻:娶妻,结婚。
  • :媒人,介绍人。
  • 笾豆:古代的餐具,象征着婚姻生活的开始。

典故解析:

  • 此诗通过砍树和娶妻的比喻,表现了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必然性,提示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有工具和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伐柯》为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不详,可能是当时的民间歌谣,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一个重视婚姻与家庭的社会,表达了人们在处理生活大事时的必然条件和依赖。


诗歌鉴赏:

《伐柯》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法则。诗的开头用“伐柯如何?匪斧不克”来引入主题,表达了在进行某项工作时,缺乏必要工具是不可行的道理。接着,转向婚姻的主题,强调了媒人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婚姻中媒人这一角色的不可或缺。全诗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使用了对比手法,既有砍树的具体行动,又有婚姻的抽象关系,形成了一种生活的哲理。

诗中反复提到“伐柯”,强调了这个行为的重要性,进一步引申为生活中一切事情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条件。最后一句“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则暗示了婚姻的实际情况,似乎是对理想和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智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它不仅仅是对婚姻的探讨,更是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伐柯如何? 询问砍树的方式。
  • 匪斧不克。 强调没有斧头就无法砍树。
  • 取妻如何? 询问娶妻的方式。
  • 匪媒不得。 强调没有媒人就无法成婚。
  •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重申砍树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提到已经有婚姻生活的实际情况。

修辞手法:

  • 对比:砍树与结婚的对比,揭示生活中的必然性。
  • 重复:通过“伐柯”的重复,强调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必然条件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行动之前要考虑周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伐柯:象征着事业或目标的追求。
  • :象征着人际关系和社会纽带。
  • 笾豆:象征着生活的实际状况,婚姻的日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伐柯如何?”这句中的“柯”指的是什么? A. 树枝
    B. 树根
    C. 树干
    D. 树叶

  2. 诗中提到的“媒”是指什么? A. 朋友
    B. 媒人
    C. 家人
    D. 同事

  3. 诗的主题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随意性
    B. 生活的必然条件
    C. 生活的复杂性
    D. 生活的痛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关雎》:同样探讨婚姻与爱情的诗作,具有相似主题。

诗词对比:

  • 《关雎》与《伐柯》都涉及到婚姻,但《关雎》更侧重于爱情的美好,而《伐柯》则强调了婚姻的必要条件和现实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注释与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席上信笔六首 席上信笔六首 西山次林尉韵 题福唐郡园清必亭 寄题翠樊亭 春晚舟行三首 题薛直老府园万象亭 题薛直老府园万象亭 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破谜儿 魚字旁的字 称家有无 枉费心力 区有 口字旁的字 惜千千 泄泄沓沓 随声是非 利析秋毫 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饱和蒸气压 有影无踪 包含衽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佛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