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堠子辞

《堠子辞》

时间: 2025-05-01 03:55:52

诗句

堠子个个复个个,十里五里官道课。

行人捷径行,不从官道过。

吁嗟堠旁歧转多,堠子荆棘如铜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5:52

原文展示:

堠子个个复个个,十里五里官道课。
行人捷径行,不从官道过。
吁嗟堠旁歧转多,堠子荆棘如铜驼。

白话文翻译:

每个堠子都连着另一个,官道上每十里五里都有检查。
行人都走小路,不愿走官道。
唉,堠子旁边的岔路多得很,堠子的荆棘像铜驼一样坚硬。

注释:

  • 堠子:指小路或小道,通常是乡间的非主要道路。
  • 个个:每一个。
  • 复个个:连着一个个。
  • 官道:指官方修建的道路。
  • 捷径:指走的更快的路。
  • 吁嗟:叹息的声音,表示感叹。
  • 岔转:分岔和转弯。
  • 荆棘:指荆棘丛生的地方,象征艰难和险阻。
  • 铜驼:比喻坚硬难行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景行,号云山,出生于文人家庭,擅长诗词,尤其以幽默风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民间生活及田园风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堠子辞》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堠子的复杂和艰难,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诗中体现了对乡间小路的思考,隐含了对官道控制的批判。

诗歌鉴赏:

《堠子辞》通过描绘乡间小路的复杂和艰难,映射出社会的现实与人们内心的挣扎。诗的开头,以“堠子个个复个个”引入,便营造了一个复杂的空间感,暗示了小路的交错和迷惘,让人感受到在官道的严密监督下,乡村生活的狭小与无奈。随着“行人捷径行,不从官道过”的描写,可以看出人们对官道的反感及对自由行走的渴望。最后的“堠子荆棘如铜驼”则是对现实的无情揭示,荆棘丛生的道路象征着艰难的生活,铜驼则暗示着行路的困难与不易。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民生困苦的同情与对官道管理的嘲讽,诗人通过对比官道与堠子的不同,深入探讨了交通与生活的关系,展现了在社会变迁中人们的无奈与抗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堠子个个复个个:描绘了堠子的数量之多,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2. 十里五里官道课:指在官道上有严格的管理和检查,暗示着社会的控制。
  3. 行人捷径行,不从官道过:行人宁愿走小路,反映出对官道的不满,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选择的渴望。
  4. 吁嗟堠旁歧转多:感叹堠子旁边的岔路多而复杂,为行人带来困扰。
  5. 堠子荆棘如铜驼:荆棘生长茂盛,行路艰难,象征着生活的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荆棘比作铜驼,形象地表达了道路的艰难。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堠子和官道的对比,表现了人们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以及对自由选择的向往,揭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堠子:象征乡间生活的复杂与艰辛。
  2. 官道:代表社会的规范和控制。
  3. 荆棘:艰难险阻的象征,预示生活的困苦。
  4. 铜驼:象征道路的坚硬与不易,暗示生活的压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堠子”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官道
    B. 小路
    C. 大街

  2. 诗中表达行人对官道的态度是: A. 喜欢走官道
    B. 反感官道
    C. 无所谓

  3. “荆棘如铜驼”中“铜驼”象征: A. 美丽的景色
    B. 行路的难度
    C. 丰富的资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朱熹的《春日偶成》

诗词对比:

可以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描绘自然与人生活上的不同视角。白居易的诗更关注自然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而杨维桢则关注人们在社会现实中的生存状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杨维桢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景灵宫孟享 寄编修龚郎中 淮西何总卿 淮东楚客 洪桥客窗枕上 过列山庙下 郭戆庵惠诗为谢 观铸剑 赋薛侯 赋翁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不夜吠 胆大心雄 包含歪的词语有哪些 横艾 量子化学 包含沫的词语有哪些 泥沙 人字头的字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轶迈 黑字旁的字 一字值千金 直言危行 广字头的字 燎若观火 韋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