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5:34
原文展示:
寒夜晓起呈斯远 赵蕃 〔宋代〕
黄昏月甚佳,夜半风忽起。 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 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 窗明亟问似,霜里明朝暾。 梅开何处树,索莫谁能顾。 被褐复扶筇,从君觅诗去。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月亮非常美丽,半夜突然刮起了风。 我直觉天又要变了,更何况感觉寒冷如水。 破旧的被子无法保暖,弯曲的身体更不必说。 窗户明亮,我急忙问是否是霜,明天早晨的阳光。 梅花在哪棵树上开放,孤独无人关注。 我穿着破旧的衣服,拄着拐杖,跟随你寻找诗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他在寒夜中醒来,感受到寒冷和孤独,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赵蕃在半夜醒来,感受到风和寒冷,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夜中的自然景象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黄昏月甚佳,夜半风忽起”描绘了夜晚的美丽和突变,而“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则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直觉和对寒冷的感受。诗中的“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和“被褐复扶筇,从君觅诗去”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寻求诗意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通过描绘寒夜中的自然景象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无助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寻求诗意的决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黄昏月甚佳”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黄昏时分的月亮非常美丽 B. 夜半突然刮起了风 C. 破旧的被子无法保暖 D. 窗户明亮,我急忙问是否是霜 答案:A
诗中“直疑天又变”表达了诗人什么感受? A. 对天气变化的直觉 B. 对寒冷的感受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寻求诗意的决心 答案:A
诗中“破衾不能温”描绘了诗人的什么困境? A. 孤独无人关注 B. 破旧的被子无法保暖 C. 弯曲的身体更不必说 D. 寻求诗意的决心 答案:B
诗中“被褐复扶筇”表达了诗人什么决心? A. 对天气变化的直觉 B. 对寒冷的感受 C. 寻求诗意的决心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