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丘执礼

《赠丘执礼》

时间: 2025-05-07 17:15:22

诗句

北客南来尘土甚,洞沂正欲咏清深。

舟行云驶方求问,鹤怨猿惊不可寻。

缝掖颇闻临泮水,沧浪应许听拿音。

果容请问期先报,太岁何时合守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5:22

原文展示:

赠丘执礼
北客南来尘土甚,
洞沂正欲咏清深。
舟行云驶方求问,
鹤怨猿惊不可寻。
缝掖颇闻临泮水,
沧浪应许听拿音。
果容请问期先报,
太岁何时合守心。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旅客南下,尘土飞扬,
洞沂山水正想吟咏那清幽的深处。
船行云间,正想打听消息,
鹤鸟怨鸣,猿猴惊叫,难以寻觅。
缝掖(地点)传闻临近泮水,
沧浪(河流)也应许听见那渔歌的音。
请问您能否先告诉我,
太岁何时才能安守我们的心?

注释:

  • 北客:北方来的客人。
  • 尘土甚:尘土很大,形容旅途的艰辛。
  • 洞沂:指的是一个山水清幽的地方。
  • 咏清深:吟咏那清幽而深邃的景致。
  • 舟行云驶:船在水中行驶,云在天上飘动。
  • 鹤怨猿惊:鹤鸟在怨鸣,猿猴在惊叫,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宁静被打扰的场景。
  • 缝掖:一个地名,可能是指某种风景名胜。
  • 泮水:水边,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水域。
  • 沧浪:指大江大河,象征广阔的水域。
  • 果容:如果可以。
  • 太岁:古代指一种神灵,象征年运,或是指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情感。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曹勋南下之时,描绘了他在旅途中对于自然景色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赠丘执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北客南来尘土甚”引入,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思索。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舟行云驶”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同时也暗含了旅途的孤独与不安。

“鹤怨猿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敏感,鹤和猿都象征着自然的灵性与人情的变化,彼此之间构成了一种和谐又不安的关系。而“缝掖颇闻临泮水,沧浪应许听拿音”则通过具体的地名和声音描绘出一种渴望与期待,传达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果容请问期先报,太岁何时合守心”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纷扰的尘世中找到一处宁静的心灵港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客南来尘土甚:北方的旅客南来,路途尘土飞扬,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2. 洞沂正欲咏清深:在清幽的洞沂山水中,诗人渴望吟诵那深邃的美景。
  3. 舟行云驶方求问:在船上行驶,云在天上飘动,诗人希望在这种自然之中寻求消息。
  4. 鹤怨猿惊不可寻:鹤的哀鸣,猿的惊叫,传达了自然之声与旅途孤独的交织。
  5. 缝掖颇闻临泮水:在缝掖地方,恰好听闻临近泮水的消息。
  6. 沧浪应许听拿音:沧浪河流似乎也在倾听那渔歌的声音。
  7. 果容请问期先报:假如可以,请问你能否先告诉我。
  8. 太岁何时合守心:太岁(时间)何时才能让我安然守住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旅途,表现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 拟人:鹤和猿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如“舟行云驶”,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期待,揭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客:象征着旅途与漂泊。
  • 尘土:代表了生活的艰辛与琐碎。
  • 洞沂:象征清幽与理想的栖息之地。
  • 舟、云、鹤、猿:这些意象构成了自然的画面,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客”指的是哪里?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舟行云驶”一句中,云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自然的美好
    C. 人生的迷茫
    D. 心灵的宁静

  3. 最后两句“果容请问期先报,太岁何时合守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追忆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时间的焦虑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的作品,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隐士情怀。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借月光抒发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赠丘执礼》 vs 《山中问答》:两首诗都是描绘自然景色,但《赠丘执礼》更关注旅途的孤独感,而《山中问答》则更强调隐士的宁静与内心的安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整理与解读。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背景、意象及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终南山 歌(一作凉州行) 度关山 江上吟晓 洗竹 胡笳曲 少年行二首 商山 芦苇 金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呼之或出 雅人清致 作茧自缚 巳字旁的字 思土 幺字旁的字 包含舆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肃杀之气 昏迈 涵盖 一溜烟 克字旁的字 农帝 厂字头的字 气味相投 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