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00
相逢俱此地,此地是何乡。
侧目不成语,抚心空自伤。
剑高无鸟度,树暗有兵藏。
底事征西将,年年戍洛阳。
我们在这里相遇,但这里究竟是何方?
我侧目而视,却说不出话,只能抚心自伤。
剑高耸入云,鸟儿也无法飞越;
树木阴暗,似乎有兵士潜藏。
为何征西的将军,年年都要驻守洛阳?
作者介绍:韦庄(约836—910),字端己,唐代诗人、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诗多写离乱漂泊、宦途失意,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在洛阳任职期间,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边疆不宁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忧虑。诗中“剑高无鸟度,树暗有兵藏”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恐惧。结尾的“底事征西将,年年戍洛阳”则直接质问战争的必要性,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剑高无鸟度”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诗的结尾“底事征西将,年年戍洛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赞扬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将军的敬佩 D. 对洛阳的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