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45
原文展示:
宜风市作 赵蕃 〔宋代〕
不误晨霜白,但惊浓雾黄。 过桥初有迹,著木顿生光。 未怕寒如许,殊胜雨见妨。 燎薪仍酌酒,一笑作哄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早晨的霜白并未误事,只是惊讶于浓雾的黄色。 过桥时初见足迹,附着在木头上顿时生出光芒。 并不害怕如此寒冷,反而胜过被雨水所妨碍。 点燃柴火并斟酒,一笑之间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可能是在宜风市的一次早晨活动中所作,描绘了早晨的霜雾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诗人在宜风市观察到早晨的霜雾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适应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早晨的景象,通过“晨霜白”和“浓雾黄”的对比,展现了早晨的清新与朦胧。诗中的“过桥初有迹,著木顿生光”描绘了人们在寒冷中活动的情景,而“未怕寒如许,殊胜雨见妨”则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豁达和对雨水的避忌。最后两句“燎薪仍酌酒,一笑作哄堂”则营造了一个温馨热闹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寒冷的豁达和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晨霜白”和“浓雾黄”分别象征什么? A. 清新与朦胧 B. 寒冷与温暖 C. 光明与黑暗 D. 平静与动荡
诗中“过桥初有迹,著木顿生光”描绘了什么情景? A. 人们在寒冷中活动的情景 B. 人们在雨中活动的情景 C. 人们在夜晚活动的情景 D. 人们在夏天活动的情景
诗中“未怕寒如许,殊胜雨见妨”表达了诗人什么态度? A. 对寒冷的恐惧 B. 对雨水的喜爱 C. 对寒冷的豁达 D. 对雨水的避忌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